返回

倾国红颜李师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章第一节 陕西告捷(1/5)
        第二章、云青青兮欲雨

        一陕西告捷

        东京外城南面的中央正门为南薰门,从南薰门一路向北就到了内城的中央正门朱雀门,由朱雀门再一路向北就到了皇宫的南面正门宣德门了,这条横贯南薰门、朱雀门、宣德门的通衢大道就是声名赫赫的御街。

        御街宽达二百余步,两边是御廊,御廊里原先准许百姓买卖其中,但是到了政和1年间却以有碍观瞻为由加以禁止。御廊前各安装了黑漆杈子,御街当中又安装了两排朱漆杈子,路人只许在朱漆杈子以外行走,中心的御道仅供官家公事人使用。杈子里侧有砖石砌镶的御沟两道,沟内注满了河水,在徽宗的旨意下沟内被尽植莲、荷,岸边植有桃、李、梨、杏等,杂花相间,果树生香,春夏之季,望之如绣。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曾写诗吟咏御街道

        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

        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

        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

        借问煌煌子,中道谁行此。

        且复就下论,骢马知杂事。

        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

        相效良独难,且复东西去。

        又是一个春日迟迟、行人如梭的午后,一位“急脚递铺”的公人骑着一匹头轻颈长、风驰电掣的轻捷快马,一路由官道来到了南薰门前,只见他一手从怀里掏出块写有“急”字的金字令牌,另一只手举着卷文书高喊道“五百里加急报捷”2。南薰门的守卫赶紧放行,并立即敲响了城楼上的钟声,听到钟声后城内御街上的各色行人赶快闪避一边,目送这匹快马一路进入了皇城。一路上百姓听到马上的“报捷”声,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听闻说近年来陕西战事不断,想是此番陕西有捷报吧!官家又要痛痛快快地饮几杯了!”一位文士模样的路人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这些都是朝廷的事,让相公们去操心吧,咱们就安享这歌舞升平的盛世!”朋友道。

        “如今耄耋老者也不识干戈,正是治世日隆,海晏河清,但也不可忘记圣贤教导,不居安思危啊!”文士模样的路人道。

        “方今我朝国势正如日中天,太平年月还长着呢!何必杞人忧天,且去吃上一杯再说!”说罢,就拉着朋友到附近的脚店走去。

        捷报先是被送到了皇城内宰相议事的都堂,宰相蔡京不在,里面有值班的副宰相、参知政事何执中正轮日执笔,何执中曾是徽宗做藩王时的老师,所以后来一步登天,十余年来在中枢任上屹立不倒,在激烈的权斗中他倾向于中立,因而见证了蔡京、赵挺之、张商英等人的起起伏伏。

        当何执中看到文书上有“系急速”三字,于是立即拆开了文书阅看。这是一份奏状,署名人是熙河都统制、德顺军节度使刘仲武,另有一位在刘仲武身边充当天子耳目的内官副署。何执中阅签后,立即命人将奏状进呈官家御览。

        通传文书的福宁殿内侍押班王顺心知这是一份捷报,送到御前时说不定还能领到一份赏钱,便兴冲冲地往徽宗的正寝福宁殿跑去。徽宗不在福宁殿,而是去了大内西北角的保和殿,那里是徽宗近年专门修造了用于藏宝的。

        从都堂到福宁殿有四五百步,王顺一路小跑,已是气喘吁吁。当他又跑到皇后所在的坤宁殿东侧时,加之春晖正好,身上已有些汗湿。

        “小崽子,站住!”从坤宁殿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王顺听出是入内内侍省都知3童贯在叫他,忙停住了脚步,躬身行礼道“童都知!”

        童贯身着紫色圆领长袍,身边跟着两个小黄门,此时刚给郑皇后请过了安,正准备再到徽宗那里去,他一看王顺那架势,又看到他手里的奏状,便问道“手里拿的什么?”

        王顺不敢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