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璧合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解衣之辱(3/3)
        真是像极了她的亲父。

        望着这一双眼睛,他终究是败下阵来,他沉声说道“今晚的事情,谁也不准说出去,否则……”

        他顿了顿“家法处置!”

        唐知府走后,众人也渐渐没有了兴致,纷纷散去,最终只留周隐一个人站在院中望着清冷月辉。

        蕙香抱着一件衣服立在阁门口,满目焦急地望着她“姑娘,您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赶紧换下来吧。”

        周隐却没有理会,只是默默地从袖口中掏出一封信来。

        蕙香看到那信大吃一惊,连话都说不利索“姑娘……这……”

        “你放心,”周隐勉力笑了笑,“这不是和情郎暗通款曲的情书。”

        不过是一封关于她的身份证明信,证明她这个人不甘蜷曲于一方后宅之中,证明她不甘怀着一个不清不楚的身世,懵懵懂懂地过一辈子。

        她一甩袖口回到阁中书房“蕙香,替我研墨!”

        待到蕙香将生宣铺好,周隐蘸饱浓墨,开始在纸上肆意书写。

        蜀地峻险,剑阁峥嵘。三山相抱,岷川环流。四海之守莫过轻易,仓廪之安举世平宁。

        然险关易持,自生娇惰之弊,境内和乐,难保兵甲之全。故天险不足以为傲,醴田不足以为倨。

        兵胄不备,战甲不足,乱世偏安,寸土固守,实乃祸患之本,倾覆之原,望冰心微言可永载碑册,以慰当下,以惊后世……

        这是一篇《罗城赋》,作于周隐十三岁时。

        当年她与唐家众位小姐在唐夫人带领下参与罗城官家小姐的茶花会,那时正是草长莺飞的初春时节,众小姐来了兴致,决定赛诗比较才情。周隐不会写诗,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平仄韵脚是丧志的东西。

        轮到周隐抽签时,她抽到以“罗城”为题。姑娘们暗笑,觉得这题目又大又空,若想作出好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周隐压根没想作诗,她以木桌为纸狼毫为笔,一气呵成一篇《罗城赋》,论蜀地天险,论兵甲空虚,论时局不易,论偏安之弊。

        姑娘们不懂这些道理,也看不明白其中玄机,那次诗会周隐没有取得名次,只是空留满桌文字。

        举办这场茶花会的是陆姑娘,她的父亲二十岁考中举人,四十岁致仕在罗城养老,据说见到这篇罗城赋之后,惊得从座椅上跌了下来,连连说到如若是个男儿身,定是逐鹿天下之才。

        唐知府听说这件事后,连忙赶到周隐的书阁内,警告她要收敛,不可因文字而招来祸患。从此之后周隐不再参加所有的诗会茶会,只是缩在自己的书阁内闷头读书。

        每次内心愤懑不平时,她都会一遍又一遍地默写这一篇罗城赋。

        不是为了让自己静心,而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些隐忍与艰难,你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