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荒马乱来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75章 瓦上霜(3/4)
,叫人充实愉悦的感受最为直接。

        想与人拉近距离,就要与他分享食物;文化传播,也首先是从饮食文化开始。

        征服天下,虽然最终可能倚靠拳头,但那效果一定不如节日庆典来得持久。

        人不总是习惯于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么。

        相较于来自于灾难苦厄的深刻反省,几代人过去,没了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就显得苍白无力,极容易变成“没有味道的老生常谈”,不仅不被后来人理解,还会轻飘飘玩弄耻笑。

        反倒是每个人都能直接体验到的,诸如对幸福美满的憧憬,更加长效隽永一点。

        到了七月初五,柳全换来几条芸水里打起的活鲫鱼,条条都有近尺长。

        芳娘把它们养在活水里,预备到初七日过节时再烹制。

        刚来这里的时候他们日子过得窘迫,家里没有余粮,更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吃食。

        现在吃穿不愁了,他们也准备离开了,无论是对这白芸里的里邻乡亲,还是对天上地下过往的各路神明,也该稍微有所表示才行。

        新制的豆腐,在木方里压制成干,略洒些薄盐腌制一下,再用姜黄等香料熬煮一时,摊开来晒了满满一簸箕。

        待翻了几个身的豆腐块里水分去得差不多,变成了绵软的豆腐干,柳奕便相帮着阿娘用干净的麦草编织成长串,依旧挂在竹竿上吹着风。

        七月初七的清晨,一切预备妥当,柳家的食物还是七样,内容却已大大地丰富。

        竹编的小食篮里堆放着码作三层的金黄黍饵和雪白舂饼,为柳全和渠郎二人舂了半日所成,单独食用也可,另还配了一小碟饴糖稀。

        麦饭,依旧蒸了一镬,盛在竹篓里热气腾腾。

        一整条的豉香鲫壳鱼,用葱蒜清烧后,再用豆豉蒸得骨酥肉烂。

        另有一碗香葱烧豆腐,姜黄腌过的豆腐干切片,烧得厚味多汁略带鱼香。

        加上一大碗水嫩滑溜蒸鸡蛋羹,翠绿的葱花底下洒上了一点香油和自酿的豉油酢醋。

        素菜就弄了个什锦的凉菜,水焯过的蕹菜和嫩南瓜叶凉拌生鱼腥草。

        腌渍的小菜也是双拼了一碟酸甜的糖醋薤白,和切成薄片的淡腌脆萝卜。

        “正餐”之外预备的果子,他们家没有现成的果树,就切了两只清香甘甜的“美人背”。

        柳全新开了一瓮春酒,从他家的大酒坛里倒出来,装满了一只能装五斤的小陶罂。

        收拾停当,柳家人换上了浆过两遍的衣裳。

        麻布还是粗麻布,衣裤裙衫却是去年裁的,没上过几次身,还算崭新。

        渠郎一早也换好了最齐整的一身,来柳家帮忙背东西。

        从他们“认亲”以来,大部分时候,这类祭祀,都不用渠郎自己操心,芳娘自会准备个双份,叫上他一道庆贺。

        他们这结了几年的“同义社”,一起过节、一起祭祀、一起劳动……已算例行。

        在这一次的火灾里,损失最大的是曲家,经过分析,最早火起也在曲家一族聚居的巷子里。

        其余人家,都是被大风吹起的火星逐渐牵连。

        季家和何家也烧了两户房屋,由于不在火场最中心的区域,一户烧没了屋子,一户烧倒了半壁,有几个人轻微烫伤,其余财产损失却不大。

        今天的祭祀活动完结,他们还准备申请社内的“集资补助”。

        有困难时互相帮助,这也是他们结社的初衷。

        再一考虑到夏收前的雹灾,受灾不甚严重的人家就商量着各自出几升粮食,帮补一下。

        酒过三巡,几个寻常说话管用的男人们还商议着,照此下去,他们这社里也得有点正经的公产才行。

        原来的那些公家田地,因着多少都有的私心,这两三年,他们也没上心正经营务。遇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