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荒马乱来种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73章 月如钩(3)(1/4)
        确定了日期,一切就进入倒计时,这就像快到高考了一样,许多事情不管准备好没准备好,现在都必须立马做一个了断。

        柳家人各自分了工,希望能够跑得顺顺利利。

        七月初十日,倒数第五天。

        芳娘将自家仅有的三匹丝棉混纺料子拿出一匹来,裁做两半,预备一半染作赭红色,一半染作黄色,好做些柔软的小孩儿衣衫。

        “又是西红柿炒鸡蛋啊……”柳奕笑着吐槽,“再说,还不知道是男孩儿女孩儿。”

        这料子染得深,显得太浓醼;弄些浅色,这会儿的人们又觉着不经脏了。

        “快别废话,帮忙就是了!”芳娘懒得和她说恁多,她家这女儿,有时候真个事多。

        柳全又去自家田间地头转悠了一圈。

        今年,因为割了麦子之后很快便来收税,紧接着又派了徭役,就只有蒯家和谢家赶着时间翻种了一茬菽豆。

        其余如椿家和娄家,空下的田地耕也没耕完,家里剩下的人手不足,就改种了一部分瓜菜。

        柳家原想着过段时日再种的蔬菜一应还没有下种,因要帮着渠郎管照田地,后又遇到里间的火灾,再一想到要走,索性便啥也没再种。

        到了现在,别人家在夏收后赶种的蔬菜,长得快的,都要能吃了。他家山上的二十八亩麦地收割之后,至今没有动静。

        山坡上就剩下一片青青的粟禾,拔节抽穗开花灌浆……二十亩粟谷,照目前生长状况看来,至少还需要透透的两场大雨。

        若有雨时,今年的秋收便很不用愁了。二十亩地,每亩收起三石来恐怕没有多大问题。

        山坡下还有有十亩菽豆,长得也不算差,依旧需要下几场好雨——这一算,又是二三十石。

        剩下的一亩山药,等的时间就还要长一些。一亩南瓜,也可以一直留到初冬再说。至于其他的小菜,那就不用考虑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老天再帮帮忙,下下雨才能实现。不然,没了他们一家人山上山下地挑水浇地除草驱虫,田间很快就会杂草丛生,庄稼的水肥不足,也打不出多少粮食来。

        不管怎么说,柳全的心理预期是,地里有将近八十石粮食还未收回。

        叫他们几家分一分,估计也够一家十石了……

        这一日,大靖的新王上坐在朝中,听闻臣工奏报北方瑀州,新近接收了一大群从塞外归顺来的捁砮族降民。

        话说这景中王城以东,是大靖宗州,兴龙之地,本朝王上老儿的祖籍所在。

        宗州北部,为北城廷州,再朝北方走的瑀州地界,就连接着广袤的边塞草原。

        那里生活着诸多北塞民族,其中包括只放牧不耕种的七八个游牧民族;也有吸收融合了靖人的不少生活习惯,平常种地织布兼放牧牛羊的北海三族。

        捁砮族无疑是最为凶悍的一支,他们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善于骑射,从数百年以前便已为中州劲敌。

        瑀州塞外,水草最为丰美的地区也多为他们占领。

        在中州人看来,这些凶悍蛮族“没有根基、毫无定性”。

        尤其到了春夏时节,一看天气不错心情愉悦,说不准便要来侵扰边境大肆抢劫。

        他们掳掠看到的一切粮食布匹人口牲畜,顺便放火拆城搞破坏。

        防盗

        毫不夸张地说,中州地界历朝历代的几乎每一位贤明君王,只要积累得粮多将广,同样“一看天气不错心情愉悦”,就要派兵与他们打得几个来回。

        只不过,最近百十年来,大靖国力渐强,钱粮广积,人口繁盛。

        而捁砮族内,目前总共有八部,分分合合、打来打去,没个了局,一直以来也不甚太平。

        是以近十数年,这一族和大靖的关系趋于稳定。

        两方以大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