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个人的宇宙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49章 《盘古星文明简史》(三)分歧(1/2)
        “当阿菠萝一号降落在比邻星上,信使星人类才发现,那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一样,是生命的天堂。

        这里的重力是信使星上的两倍,对信使星人来说,体重变成了沉重的负担。曾经为之自豪的膜翅几乎毫无用处,既不能用来滑翔,也不能让我们在奔跑时离地。

        由于早期更浓密的大气、更温暖的气候,土著动物的生理节律远比信使星上更快。这给了它们更为短暂的寿命,但也给了它们更快的反应和行动速度。相比之下,我们是这样迟缓。

        幸好,由于进化滞后,比邻星的陆生动物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即使这样,我们以铝为主体的骨骼,在这里的自然环境中还是显得脆弱。本地动物,无论外骨骼还是内骨骼,主要成分都是铁元素。

        进化这样选择的原因在于,信使星地壳富含铝和镁,而比邻星是一颗铁行星。

        也有好的地方,经过短暂适应,信使星人就可以直接呼吸比邻星的大气。这里的氧含量略低于信使星,大约是197。比邻星离恒星更近,接收的光照更多,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应该更旺盛,为什么会这样呢?

        探险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比邻星的自转很慢。信使星自转周期是11个小时,而比邻星自转一周需要8100小时。

        因此,它的白昼和黑夜长度都超过4000小时。这颗星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在正午都会变得极其酷热,而午夜却又极度寒冷。

        比邻星的生物都进化出了休眠能力,能以休眠的方式熬过极端温度。这使得这颗星球上的绝大部分植物,一天之内真正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还不到三分之一。

        这里的生物化石也有生长纹,它们的生长纹表明,远古时期的比邻星自转速度也比现在要快。为什么两颗行星的自转速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慢呢?

        真相是,这是引力变形导致的摩擦减速。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潮汐锁定’。按现状推算,信使星至少还需要40亿年才会被锁定,那是极为久远的未来。但比邻星3000万年就会彻底停转。

        一个被潮汐锁定的行星上,会发生什么呢?正面是永恒的白昼和酷热,背面是永恒的黑夜和极寒,中间的黄昏地带呢?没有人能够知道。

        那么,比邻星还能不能成为我们的避难所呢?

        信使星人没有时间考虑,也没有时间犹豫。飞离日就要到来,必须立刻做出选择。

        整个世界分裂成两派留守派,和逃离派。留守派的领袖是天文物理学家霍银。

        霍银提出,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宇宙,至少不是全部的宇宙。

        信使星人从未观测到过比远客星更远的天体,但时不时有陨石和彗星从那里袭来,说明深空中并非空无一物。那片地带必然有大量小型天体存在,但是,仅此而已吗?

        我们观测到的东西就存在,我们观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宇宙是由星云坍塌形成,星云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已经发现了元素的秘密,不同元素的根本分别,在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量不一样。我们也发现了核聚变和核裂变,发现了元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转换的。

        恒星的光和热,来源于氢氦聚变。但是,在任何一个模型里,以它的质量、中心压力和温度,都不可能制造出比氦更重的元素。

        宇宙中的这些重元素,这些构成了行星和我们的重元素,究竟是怎样来的?还是生而有之?

        霍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恒星是可见宇宙中唯一的恒星,但却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恒星。不可见的宇宙一定比可见宇宙更大、也更古老。那里有大量的恒星,其中很多都比我们的恒星巨大得多。

        如果恒星足够巨大,它的质量就可以支持一系列的聚变,直至制造出最重的天然元素——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