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有艘万吨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七十九章 布局(2/2)
毡,则会通过互市,留到草原上的帐篷里。

        通过羊毛、盐巴、茶叶能贸易,大明已经和蒙古大部分的部落都建立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贸易往来,这让金国的蒙古战略迟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况且,金国也需要这条贸易线,进行补血,也不敢掐的太紧,到时候蒙古各部没掐死,金国却先饿死了。

        自从与大明晋商之间的贸易断了一大截之后,金国就指望这条大明蒙古金国的贸易链条了。

        虽然有蒙古各部这个二道贩子的存在,金国吃亏不少,但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如果明抢的话,那些精明的蒙古贵族无利可图,估计就不做这个生意了。

        他们还可能彻底倒向南面的明国,让自己还打碎牙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空留着牙齿而活活饿死。

        对此,以皇太极之聪明,自然看得很清楚,但这是一手明牌,看见了也无可奈何。

        皇太极能做的也只是在国内鼓励农耕,提高汉民的待遇,缩减金国军事贵族们的用度,以图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

        但这个目标何其难也,这个时候北大荒还没有开发,虽然辽河平原土地肥沃,但因为气候原因也只能种一季,在加上小冰河期的影响,不是旱灾就是霜冻。

        大明北方都是十年九灾,更别说气候条件更加恶劣的辽东地区了。

        所以,尽管皇太极已经很努力了,为了鼓励农耕,提高汉民待遇,甚至不惜多次与国内的军事贵族们爆发或大或小的冲突。

        底层的女真人更是不满沸天,一年的时间了,就出了两起暴乱事件,为了树立权威,巩固统治,皇太极更是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族人,这才平息下来。

        当然,迫于稳定的需求,皇太极虽然明知道这两次暴乱是贝勒层面的人在背后推动,但也不敢贸然扩大打击范围,只得默默的在心里记下一笔。

        尽管如此,金国的粮食还是不够吃,但在明国的贸易制裁下,他们可没有南方的粮食来补给,普通女真人的日子那是相当的难过。

        于是,打草谷的呼声,便在金国的民间开始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