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4 留钱(1/5)
        史巨先拉了好几个人,都不肯近前,只有两个少年实在挣脱不开,不情不愿地被拽了过来。

        其中一个大声说道“王屠先是辱骂许母,又跪地向许仲求饶,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称得上大丈夫呢?被杀死纯属自找!有什么可问的?”

        另一个挑衅似的斜着眼看荀贞“许仲早就跑了。你要不怕死,尽管去追!”

        荀贞心道“观此二少年的恶劣态度,许仲真颇得本地人望。”他不会与两个尚未弱冠的少年生气,温和地问道,“往哪里跑了?”

        “东边。”

        史巨先将围观众人轰散,插口说道“应该是往许县了。”

        “许县?”

        “许仲本是许县人,到他老父那一辈儿才迁到本地,在许县有不少亲戚。”

        荀贞举目向东。

        史巨先笑道“别看了,早就跑远了,骑马也追不上了。”

        的确不好追赶。

        穿越后,荀贞就发现,现时的气候比穿越前暖和,人口又少,地方上的山林、草泽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野生的林木极多。视线可及之处、田地的尽头,便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林子边是一片小山丘。山丘中有河水流过,河道转弯处,水草茂盛。

        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在案犯已逃的情况下,即使将全亭的人撒出去,没个一天两天的,也难见成效。

        “他家中除了老母,还有别的亲人么?有妻、子么?……,他是不是有个兄长?”

        “伯仲叔季”。“许仲”,就是“许老二”的意思,上边肯定有个哥哥。

        史巨先答道“许仲尚未婚配。至於兄长,有是有一个,不过早就死了,生下来没两年便夭折了。……,下边有个同产弟。”

        “同产弟?”

        “是啊。不过,他弟与他不同,好读书,性柔和。……,对了,听说他弟还在县里读过书呢,好像师从的便是亭长本家。”

        荀氏族中贤人辈出,慕名而来拜师求学的人很多。便只本县,至少一半的读书人都是出自诸荀门下。除了对一个“游侠之弟”居然潜心好学有点惊讶外,荀贞对此并不以为意,问道“他弟现在何处?”

        “应在家中。”

        “你可知他家在东乡亭何处么?”

        “知道。”

        “那就再麻烦你前头带路,领我去他家中看看。”

        “亭长是要去查封他的家产么?”

        按照律法,严重的刑事案件要“收其妻、子、财、田宅”,也就是要连坐妻、子,并查封家产。

        “查封家产是县里边的权力,我一个亭长岂能为之?”

        “那是想去他家抓他么?他肯定不会藏回家里的!”

        不管许仲会不会藏回家中,想要查案,就不能不去他家看看。荀贞随便找了个借口,说道“儿子杀人亡命,他的母亲也不知晓不晓得,我去安慰安慰他的母亲。”

        程偃在市集上找了个木板,又招呼了两个人过来帮忙,把王屠的尸体放上去,准备回亭中,听见了荀贞的这句话,问道,“荀君,要不要俺陪你同去?”

        “不必。你只管将王屠的尸体搬去亭中。”

        之前被抓过来的那两个少年,满脸不忿地瞪着荀贞。

        荀贞毫不介意地冲他们笑了笑,翻身上马。

        ……

        当时没有“村”这个概念。县的下边是乡,依据乡的大小不同,每个乡中又分别会有几个亭。

        乡主要掌管户籍,亭主要掌管治安,两者之间没有统属关系,都是归县中直接管辖。

        再往下,就是“里”了,最小的行政单位。

        许仲家住“东乡亭大王里”,因为是越界,所以荀贞先去东乡亭找当地亭长打个招呼。很不巧,适逢该亭亭长休沐,回家去了。

        亭中的“求盗”姓程,本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