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梦幻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篮球场(1/2)
        篮球这项运动,在国内很普遍,谁都会拍几下,然后把球扔进框里。

        尤其是《灌篮高手》播出后,篮球真的迅速风靡全国——教练,我想打篮球!

        三井寿承包了很多孩子的泪点,和浩南哥并称90年代两大偶像…

        二者相比,浩南哥更受欢迎,因为打架比打球来得简单多了,打架,够狠就行,打球,不仅需要技术还要体力,要求忒高。

        不过,即便如此,一般的篮球场肯定有人打篮球。

        尤其是北电的篮球场。

        来这边打球的都是附近的人或者北电的学生,彼此也都挺熟悉的,基本都能叫得出名字。

        沈梦溪发球,顾晓接球,然后快传给张晓北,后者上演标准三步上篮,可惜,还是被对面的龙兵盖了帽…

        沈梦溪摆了摆手,直接瘫坐在水泥地上“不打了,不打了,累死了!”

        龙兵“你这体力不行啊,一点也不像二十几岁的小伙!”

        “…老大,我这一个星期都在熬夜写毕业论文,能撑两小时,已经很不错了!”

        顾晓递给他一瓶矿泉水,问“你这就毕业了?”

        “嗯,”沈梦溪点了点头,然后感慨了一声“四年了,总算毕业了!”

        “准备去哪?”

        “家里介绍了一份工作,可能进电视台,也可能进文联。”

        张晓北也喘气,一边喘,一边问“想进央视吗?”

        沈梦溪斜眼看了看张晓北“你能安排?”

        “他自己都进不了,安排个屁!”

        龙兵毫不留情讽刺。

        插一句,这帮人都是《第十放映室》的人,沈梦溪也算编外人士,帮着写写稿子,然后交给张晓北校对,一期大概150块,一个月四到五期,兼职写手…

        反正他是北电编剧班的,暂时接不到剧本邀约,那就给人撰写影评呗,《第十放映室》还算良心,每期字幕都会写他的名字——助理编辑沈梦溪。

        也多亏了这几个字,沈梦溪寄给《看电影》、《电影世界》、《青年电影》的稿子才能快速过审。

        每个月光是稿费就有两千往上,一个大学生,一个月两千多额外收入,06年的北京,已经可以很滋润了。

        沈梦溪摇头“我才不去央视,实习半年,就算是正式编导,一个月才800块…”

        顾晓不乐意了“你讽刺谁呢?”

        “…顾哥,我错了!”

        顾晓是《十放》的编导,一个月基本工资八百那种…

        不过,他也是《十放》的制片人,所以,每期节目还是能赚钱的。

        “以后会涨的…算了,你还是别进来了,你要真进了央视,半年不到,保准得离职!”

        龙兵也叹了口气“每年都会有有才华的研究生、博士生来栏目组实习,但是一个也没留下。要么不是因为什么招聘计划与指标问题,要么就是明眼人看清楚体制状况后果断闪人…”

        “文联是什么情况?”

        “我也不太清楚,听我妈说,我舅舅跟市里的文联主席认识,可以介绍我进去…”

        “你才二十几岁,就要进机关了?”

        “挂个职,我们那边都这样!”

        “那你可以留校啊,先从助理教师干起…你们姜老师怎么说的?”

        “姜老师说可以介绍我进公司,做个职业编剧…”

        “你怎么想?”

        “还是算了…在哪不是吃饭,我打算先回家跟爸妈商量下,走了,约了同学。”

        顾晓还有龙兵叹了口气…

        《第十放映室》当然想留下沈梦溪,可惜,《第十放映室》整个节目组本身就是不受重视的影评类型节目,能不被砍掉就算不错了。

        没道理硬要留下沈梦溪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