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瓜分世界(21)(2/7)
空权,并轰炸摧毁了这里的油田之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意义。

        两国联军司令部也认为,继续在这里争夺没有意义。占领瓦拉几亚平原之后,往北则要攻击特兰西瓦尼亚高原,进攻南喀尔巴阡山脉,逐步争夺费时费力。

        他们开始制定北欧登陆作战,做出了三个计划,一个是强行从德意志本土登陆,这个战略风险太大。目前德军主力都在本土,拥有充足的兵力防御狭窄的沿海。必须在足够宽度的地方形成攻势,这才能分散德军兵力。所以他们还计划在法国强行登陆,不管法国的态度。这也很危险,法国现在保持中立,不意味着他们虚弱到了谁都能踩上一脚,恰恰相反,法国人的中立是武装中立。他们并不是北欧小国那种必须依附德意志霸权的存在,法国虽然还在跟德意志帝国进行贸易,却不为德意志帝国生产军工产品,他们有力量说不。

        因为法国人在本土,沿着德法边境修建一条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不叫马奇诺防线,而叫法兰西长城。

        法国之所以中立,确实是因为害怕战争,但是害怕战争带来的损伤,却不是害怕被德意志帝国打败。他们是一个被战争打怕,而不是被敌人打怕了的国家。

        因此一旦在法国强行登陆,法国投向德意志帝国一方,风险太大。

        法国惹不起,北欧小国还是惹得起的。于是第三个方案,是登陆日德兰半岛,这里是丹麦王国领土,且一马平川易于展开兵力。并且从这里能快速向汉堡推进。

        但德意志帝国抢先动手了,他们出兵攻占了丹麦,迫使丹麦国王投降。

        东洲汉国参战,让英国一方占据了大量优势,可优势却无用武之地,依然只能跟德意志帝国拼消耗,而消耗对英国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他们的政治制度,未必比德意志帝国更能经得起消耗。英国人急需一个突破口。

        德意志帝国攻占中立国丹麦,自然引起了欧洲国家的一致不满,但法国还是不愿参战。法国非但不愿参战,还提出斡旋,希望回复和平,毕竟如今的战争给法国造成了很大影响。挪威却倒向了英国,挪威之前跟丹麦是一个国家,现在则直接独立出来。可英军登陆挪威也没有意义,中间还隔着一个瑞典,瑞典又暗中支持德意志帝国,依然没有进攻欧洲的通道。南欧的意大利也没什么参战动机,意大利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还吞并了希腊,跟英国支持的东罗马有极大仇怨。信仰上跟法国、德意志帝国是一致的,领土上,意大利往北是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意大利对这里没兴趣,德意志帝国也从没提出过对北意大利也要求。意大利之前甚至跟法国一样,帮德意志帝国转口战略物资,他不帮德意志帝国就不错了。

        没有突破口,双方依然是拼消耗,空军从英国出发持续轰炸德意志地区,陆军在瓦拉几亚平原跟德军陆军消耗。

        战争消耗到第四年,德意志帝国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石油储备枯竭,坦克活动频率下降,燃油主要集中供应空军保卫德意志的天空。英汉联军开始在瓦拉几亚平原取得战略优势,发动了渡河战役,强渡多瑙河,德军战略后退,退守喀尔巴阡山脉。

        这时候终于出现了一个转机,在英国和汉国持续不断的外交努力下,西辽帝国答应参战,条件是将瓦拉几亚平原和多布罗加割让给西辽。

        这两块土地目前是东罗马领土,东罗马人还在跟英军一起作战,英国出卖东罗马领土实在是有些让人心寒,可英国还是答应了。

        因为西辽参战的意义重大,倒不是西辽这个人口两千万的黑海工业强国有多大战斗力,但西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通过西辽,就可以开辟东欧战场,解放被德军占领的基辅罗斯帝国。进一步加大德军的消耗,同时切断德意志帝国从这里掠夺粮食、煤铁资源。

        英国人为了安抚东罗马帝国,当然会有补偿。那就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