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杯入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金佛阁,妖妇蛇(1/3)
        云颠之上的金佛阁,据说真的用掉了几千斤的真金,几十匣的玉翠珠宝。不过几千尺的巅顶,

        海底龙殿一般,连同阁后的梧桐禅院也极尽土木之盛,方丈古海赏给自己住。

        一座金殿孤零零的屹立在荒山野岭,难不成没有人惦记?

        当然不必在乎那些无知小贼,这世间能上山寺巅顶的寥寥无几,而有那能力的要么权倾天下,

        手握百万兵马。要么超脱隐逸,一心寻仙问道,活成陆地神仙模样。又岂会过多在乎这

        些黄白之物,估计在人家眼里甚至连丹炉灰渣香炉土块都不如。

        阁前立有一盏日夜不灭的圣灯,里面蓄满了东海鲛人的脂油。传闻燃灯古佛点燃,实乃方丈

        古海点燃,寓意为燃灯古佛照亮自己归来的路。

        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春秋交替,寒来暑往,迎来的也都是鹄鹤鹰鹫,白云苍狗。偶有几

        只强壮能飞上巅顶的飞蛾,却也是如无知小贼一般扑了火了。

        听老家伙说,金佛阁原名叫无佛阁,乃初代方丈拂尘大师所建。

        相传拂尘大师拒绝布施,一心学习燃灯古佛苦禅悟佛。

        还说什么“我不要供品不闻香,我只世人向善的信仰。”

        无佛阁名为阁,实际就一朽木小堂,里面随意供着一个硬木佛像,似乎后来连结给匠人的手

        工钱都不够了,面部五官也没去雕琢上,人称无相佛。

        方丈古海与拂尘大师的禅理背道而驰,极尽奢靡之风,他的禅理为众生见我佛当美好辉煌,

        才能心向往之。

        他将无佛阁整体迁移至后山,少有人知,却也给了拂尘大师几分薄面子。若拂尘大

        师泉下有知,先不必跳脚,没有拆毁交给厨房烧掉,足以烧高香了。

        当然,只有那块无字匾没有换,虽说与金佛阁格格不入,山寺众僧也都默认无字匾本也就是

        传说,但是哪个名胜寺庙没有几个传说,以作增添神秘之用。

        我没有见过金佛阁,山寺也少有僧人能见过,但那老家伙一定见过。

        因为老家伙著有一句;“天宫不在天,就在山寺巅”据说在百州大地颇为流传。

        功德碑文记载这巅顶几千尺辉煌皆是云州首富巴清夫人所赠。

        道听途说三十年前巴清夫人与方丈古海乃一对侠侣,白马鞭烈酒,仗剑入云州。上拂

        佞臣首,下抽妖蛇头。一男一女,一剑一鞭,仗剑江湖,策马扬鞭,煮酒论天,快意恩仇。

        但不知二人因何翻脸,在山寺云颠大战三夜三天,最终力竭不分胜负。两人一场抱头痛哭,

        从此陌路

        古海出家,巴清出嫁

        这段故事被当时的说书人添油加醋的传遍云州城,整编出上中下各八段,成为茶余酒后嗑瓜

        子的笑资。以至于那段时日哪位说书先生不滚瓜烂俗这段子,都找不到傍身的酒肆茶楼妓院。

        但说也奇怪,一夜月黑风高说书人,长舌妇,搬弄此故事是非者,半宵之后皆没了舌头。

        问他们支支吾吾的也说不清了,写也写不明,撑死不超过五个字,黑衣人,鞭子。

        一丈九幡子一夜之间也悄然矗立在了云州城最繁华的闹市口

        “人有长舌,唯历之阶,今吾拔之,以正效尤。”

        一十六个大字,字字血墨

        在丈九幡子下面数百根舌头尽数被炭火烤的焦透,勾引得城中看家狗与城外野狗大打出手,

        据说丐帮低袋弟子也参与其中。坊里巷间,人狗攒动,相互追逐撕咬,谓之云州城那几年一

        大奇观之一。那几百根舌头就再也没了踪迹。

        闹得一时坊间酒肆茶楼妓院再也无书可听,众人心痒之余,却也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