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机道士在大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卷 南岳小神仙 第十六章 求医(1/2)
        十天以后,衡山。

        刘元靖一行到达南岳镇,这是围绕着庙宇形成的一处集镇,中心是祭祀岳神的南岳庙。

        南岳庙建于唐初。

        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封南岳神为司天王,每年配享祭祀。

        小镇中熙熙攘攘,到处是游客和各地赶来的信众。

        南岳书院就在南岳庙西侧。

        书院由邺侯李泌之子李繁创建,有藏书三万册,号称天下第一,院主是邺侯的孙子李晏道。

        邺侯李泌早年学道于衡山,是名道张太空的弟子。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就是唐肃宗,他招李泌参谋军事。

        李泌后来被宦官李辅国等人诬陷,再次隐居衡山。

        等到李亨的儿子唐代宗继位,复召李泌为翰林学士,到孙子唐德宗时,他封侯拜相,成为唐代唯一的道士宰相。

        邺侯精通《易象》,在史上是与周代姜尚、汉代张良、三国诸葛亮齐名的智者。

        (精通《易》的人很多,得到《易象》绝学的人很少)

        他的儿子李繁曾任随州刺史,后升任大理寺少卿,被御史中丞舒元舆构陷,太和三年(829年)以滥杀无辜罪名下狱,赐死于京兆府。

        李繁的侄子李晏道见叔叔惨死,便无心仕途,辞官归隐,精心打理书院。

        南岳书院藏书众多,更难得的是,对天下士子开放,吸引了海内各地的读书人。

        书院的书不外借,必须入内观看,还要收取一定的维护费用。

        要知道书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不少寒门士子都苦于无书可读!

        故此不少人远道而来,书院周围的客栈常常客满。

        还有人就近租住镇上的房屋院落,长期在此读书。

        南岳书院院主李晏道就是刘元靖口中精通医术的师兄,今年五十七岁。

        李泌的师父张太空和衡山派祖师司马承祯都属于衡山道士,到李晏道这一辈与刘元靖辈分相同,相互之间以师兄弟相称。

        刘元靖坐在书院客房的圆凳上,吕志真侍立身后。

        李晏道坐在一旁正在给郭弘搭脉。

        看过病人,他起身来到旁边的桌子,拿起毛笔蘸饱了墨,一边写药方,一边说道;“这位小郎君没有什么大碍,服了药很快就会醒来。”

        他写好药方拿起来用嘴吹了吹,让墨迹快点干透,招手叫过一个仆人,吩咐道“你去镇上抓药,熬好了送到这里,给小郎君服下。”

        那仆人应了,接过药方往外走。

        李晏道补充了一句“顺路叫韦大郎去客厅叙话。”

        他做了一个手势,请刘元靖跟去客厅。

        刘元靖用目光示意,让吕志真留下照顾郭弘,就和老友一起离开。

        这里树影婆娑,偶尔有书生模样的人端着书本在鹅卵石路上走来走去,发出朗朗读书声。

        转过两进院落,他们来到李晏道的住所。

        一进院子,就看到客厅里已经有人等候,见了二人上来行礼。

        李晏道指着这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说道“这是我的弟子,宪宗朝武阳郡公韦文明的嫡子韦宙,字孟来,师弟可以叫他韦孟来。”

        江南西道观察使韦丹,字文明,二十年前韦丹到过衡山,还在南岳书院停留过一段时间,与刘元靖、李晏道都是旧识,古代以字称呼熟人,所以称他为韦文明。

        刘元靖仔细打量韦宙,见他肤色黝黑,蓄着短须,面容清瘦,眼睛非常有神。

        韦宙躬身施礼“见过刘师叔。”

        李晏道又说“孟来如今在朝中任度支郎中,这次是特意请了假回来看老夫,他已经尽得我医术真传,甚至青出于蓝,将来有事可以找他。”

        度支郎中是户部度支司官员,归度支使统辖,处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