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憩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二十一(2/3)
他似乎还有一只眼睛看得见亮光,他不用竹竿也可以在淡淡的月光下走路。他领头,一路上拉着胡琴,全是哀诉般的调子。他后面是那个唱安禄山一角的老瞎子,他一只手搭在年轻同伴的肩头,另一只手拿着竹竿,胡琴挟在腋下。我认得他的脸,我叫得出他的名字。十五年前,我常常有机会听他唱戏。现在他唱配角了。再后便是那个唱唐明皇一角的瞎眼妇人。她的嗓子还是那么好。十五年前我听过她唱《南阳关》和《荐诸葛》。现在她应该是四十光景的中年女人了。她的左手搭在年老同伴的肩上,右手拿着竹竿。我记得十五年前便有人告诉我,她是那个年老同伴的妻子,短胖的身材,扁圆的脸,这些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人老得多了。

        胡琴的哀诉的调子渐渐远去。三个随时都会倒下似的衰弱的背影终于淡尽了。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小说里的老车夫和瞎眼女人。眼前这对贫穷的夫妇不就是那两个人的影子么?我能够给他们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难道我还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么?

        我被这样的思想苦恼着。我不想回到那个清静的园子里去。我站在街心。淡尽了的影子若隐若现地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忽然想起去追他们。我迈着快步子走了。

        我又走过大仙祠的门前。我听见瞎子在附近唱戏的声音。可是我的脚像被一种力量吸引住了似的,在那两扇褪了色的黑漆大门前停下来。我踌躇了一会儿,正要伸手去推门。门忽然开了。杨家小孩从里面走出来。

        他看见我,略有一点惊讶,过后便亲切地招呼我“黎先生。”

        “你现在才回去?”我温和地问道。

        “是的,”他答道。

        “他现在好些了?”我又问。“睡了罢?”

        “谢谢你,稍微好一点儿,李老汉儿在那儿。”

        “那么,你回去休息罢,今天你也够累了。”

        “是,我明早晨九点钟以前在这儿等你。黎先生,你有事情,来晏点儿也不要紧。”

        “不,我没有事,我不会来晏的。”

        我们就在这门前分别了。我等到他的影子看不见了,又去推大仙祠的门。我轻轻地推,门慢慢地开了一扇,并没有发出声响。

        我走下天井,后面有烛光。我听见李老汉的带哭的声音“三老爷,你不能够这样做啊……”

        我没有权利偷听他们谈话,我更没有权利打岔他们。我迟疑了两三分钟,便静静地退了出来。我听见“三老爷”的一句话“我再没有脸害我的儿子。”

        我回到公馆里。二门内还是非常静。门房里油灯上结了一个大灯花。我看不见人影。月亮已经驱散了云片,像一个大电灯泡似地挂在蓝空。

        我埋着头在天井里走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一个熟习的声音唤“黎先生”。我知道这是姚太太。我答应着,一面抬起头来。

        她穿一件青灰色薄呢旗袍,外面罩着白色短外套,脸上仍旧露出她那好心的微笑。老李拉着空车上大厅去了。

        “姚太太看电影回来了,诵诗呢?”

        “他路上碰到一个朋友,找他谈什么事情,等一会儿就回来。黎先生回来多久了?我们本来想约黎先生出去看电影,在花厅里找黎先生,才知道黎先生没有吃饭就出去了。黎先生在外面吃过饭了?”

        “我有点事情,在外面吃过了。今天的片子还好罢?”

        “就是《苦海冤魂》,好是好,只是太惨一点,看了叫人心里很难过,”她略略皱一下眉头。她的笑容消失了。

        “啊,我看过的,是一个医生跟一个女孩子的故事。结果两个人都冤枉上了绞刑台。两个主角都演得很好。”

        她停了一下,带着思索的样子说“我奇怪人对人为什么要这样残酷。一个好心肠的医生跟一个失业的女戏子,他们并没有害过什么人,为什么旁人一定要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