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明156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章 顺义坊张家(1/3)
        求收藏、求推荐、求章评。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呸~

        这首词听来潇洒,其实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真要让苏子瞻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泥地里追着马车跑,估计通篇就只剩下‘彼其娘之’了。

        而王家父子俩的处境,比这词里的还惨些。

        这次被漷县豪绅张家雇佣,冒着雨去县里打短工,他们非但要‘竹杖芒鞋轻胜马’,身上还背着二十多斤的竹篓。

        十多里走下来,那斗笠遮住的再不是什么雨水,而是满腔的阶级仇恨!

        要是怒火能转化为实质,前面那两辆马车,怕是早被王守业烧的渣都不剩了。

        的~

        等老子以后富贵了,就把这什么张家兄弟找去,让他们天天在泥地里强行军!

        心头牢骚太盛,脚下就难免失了谨慎,一个没留神,王守业就滑了个趔趄,若不是老汉手疾眼快扶了他一把,整个人都能拍进泥地里。

        “是不是累了?”

        王瓦匠一手帮他托着背篓,一手指着前面道“前面不远就是县城了,再忍一忍吧。”

        “不累,我就是走了个神儿。”

        王守业言不由衷的笑着,拧腰避开了老汉的帮手。

        这老爷子什么都好,就是胆太小,本来按照王守业的意思,是想跟张家人商量商量,把两个竹篓放在车上——至少也挂在车厢后面。

        可老汉死活拦着,生怕儿子一个言语不当,就惹来泼天的祸事。

        照他的说辞,这顺义坊张家是漷县一等一的豪门望族,莫说是王家这样的匠户,就算赵班头那样的遮奢人物,在张家面前也是奴颜婢膝的,哪敢有半句怨言。

        这合情合理的要求,怎么就成了怨言?

        王守业调整了一下肩带,揉着火辣涨疼的膀子,心里又忍不住冒出几句来。

        “嘿!”

        这时就听前面车上一声吆喝,父子二人抬头望去,却是那方头大耳的孙管事,自车窗里探出头来,顶着帘子呵斥道“我家二公子心善,吩咐把车赶的慢些,可不是为了让你们在路上磨蹭!”

        心善?

        我看是新骟的吧!

        王守业直恨不能一刀砍死丫,可无奈老汉已经抢着赔笑道“我们这就走快些、这就走快些。”

        说着,又伸手去托儿子的背篓。

        这窝囊日子没法过了!

        一年……

        不!

        半年之内,老子要是不能闯出一番事业,让这等狗奴才跪地奉迎,就特娘去扯旗造反落草为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手握钢刀九十九,杀尽胡虏……

        起来,不愿意……

        最后这二里路,王守业的革命激情,那是空前的高涨。

        一时血脉偾张,倒忘了疲倦。

        行行复行行。

        漷县县城那丈许高的故旧城墙,终于映入眼帘。

        因连下了两天的雨,城门前的小商小贩踪影全无,只有两个守门的两个兵丁,正懒洋洋的窝在城门楼里避雨。

        远远看见两辆马车驶来,这哥俩都是精神一振,摩拳擦掌的准备捞些油水,填补这几日的亏空。

        可等离着近了,两人又都泄了气。

        顺义坊张家的马车,谁敢为难?

        巴巴冒着雨迎出足有二十几步远,连王家父子都沾光,得了他们两个大大的笑脸。

        要说这漷县县城可不算小,横五竖七的规制,近半都是各行各业的商户,平时街上不说摩肩擦踵,起码也是熙熙攘攘。

        当然,这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