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靓女截殉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小妾是涸鱼得水亲仁善邻唤春光(2/3)
马走出了“迷谷”。

        “《老马识途》选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管仲、隰(xi)朋从于桓(huan)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你说的,是此原文译意。它给人启示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非的人。”孙太后听着想起原文就顺嘴地说。

        “太后知识渊博,我等小民,班门弄斧。但小民是说,我二人到此步,还得感谢您,您是带路‘老马’。何姐受你指派,你不让她去滦州,我俩不知会在哪里,许被曹家人打死陪葬。人死了后,会涸鱼得水,当然,我俩也感谢何姐。”李芳说着的脸,布满了无可置疑的诚恳,有实心感谢意地说。

        “李芳很会说话,哀家愿听。”孙太后从看到不爱说话的李芳,知道其是位内向性格人。李芳为了说感谢孙太后的话,净举出此个成语时例,孙太后听着的心理,真有点敬佩之意,于是就笑地说,也是心里话。

        “太后是皇朝主子,也是天下人的主子,小民受太后褒奖,深感荣幸之至。”李芳看眼激动脸的倪倩,也就故意笑地说。

        “倪倩是一鹰的闺女;李芳家在哪里,父母是谁?”孙太后看着二妾,瞬间想起仨鹰就笑着问。

        “啊,小女一直没说,是黄二鹰闺女,和倪倩,是姨姊妹。”李芳看眼倪倩,不好意思笑地介绍。

        “是的。”倪倩肯定地说。

        “啊,仨鹰都嫁到哪?哀家一概不知。仨鹰不满皇朝人殉,才辞职而别,那是正统七年前的事。她们一走,就没了音信,也不来皇宫,看看哀家。哀家还有点想她们咧!”孙太后瞬间地想着仨鹰,有点眷恋的口气地说。

        “仨鹰出皇宫后,一直没闲着,总是在搭救妾,救了不少妾。”倪倩笑说。

        “是么?”孙太后问。

        “是的,她仨救妾,受您指导,您是好人,反人殉,仨鹰都说。”李芳说,倪倩也附和。

        “她仨都嫁到哪?”孙太后问。

        “仨鹰岁数大了,总归要嫁人。一鹰嫁河南邓州倪家,二鹰嫁滦州李家。三鹰在相州镖局,要当老姑娘。小女是被李芳拉着,是我二姨说的,曹府在滦州城,显赫一时,我俩一起嫁曹家。”倪倩一口气地说。

        “仨鹰也常聚会?”孙太后笑问。

        “亲仁善邻,唤春光!”李芳说“仨鹰说的。”

        “成语释义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倪倩笑地说。

        “仨鹰说此成语,用得贴切、很好。”孙太后看着二女笑说。

        “一年聚一次,她们或在邓州,或在滦州、相州,亲如伯夷、叔齐。”倪倩想着笑地说。

        “伯夷、叔齐,是谁?”孙太后一时,没想到地笑问。

        “《夷齐让贤》典故,流传于邓州、滦州;几乎家喻户晓。”倪倩看眼李芳,又看眼陈丽、王贞地说。

        “倪倩姐说说,我们也听听,太后行么?”陈丽冲倪倩说,请示孙太后笑着问。

        “倪倩说说,我们都愿听。”孙太后来了兴致笑地说。

        “李芳说吧?”倪倩环视在场人笑地问。

        “太后让你说,你就说呗,别装深沉。”李芳笑说。

        “《夷齐让贤》故事……”倪倩倏地说起此故事2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伯夷、叔齐是孤竹国(河北卢龙一带)国君墨胎氏的俩儿子,伯夷是哥哥,叔齐是弟弟。伯夷知情达理,叔齐聪慧过人。夷、齐均以贤德为重。墨胎氏临死前,立叔齐为君,以继父业,振兴孤竹。墨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