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撅道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十八章 溢鼎宝阁(1/4)
        用过午膳后,秦睦看会儿书。陆鸾便缠着他要讲故事,乖乖巧巧地坐在一旁听了会儿先朝流传下来的志怪故事。

        “主子。”李狷知书房中唯有一个陆鸾与秦睦作伴便推门而入。

        书房里暖和,陆鸾听着听着便困倦倒在了秦睦身上,秦睦便将她抱在怀里哄她入睡,白嫩的小脸蛋伏在秦睦臂弯里,睡得很是香甜。

        秦睦问到:“怎么了?”虽然已经压低了声音,陆鸾睡梦中仍嫌聒噪,脑袋不安分地往秦睦怀里供。

        李狷也压低嗓子:“三公子送来了女人,说是昨天弹琴的,孙哥让我问您是不是打发她回去?”

        昨夜那位琴女始终不见面目,秦睦无端升起一种熟悉感,可惜临走还未见过她真容。

        秦睦将陆鸾交给婢子,协同李狷到前厅。

        “三公子府上琴奴见过先生。”琴女抱琴一如昨日低着头。

        昨夜那样的情形,秦睦根本无心听琴,可莫名觉得此女很是熟悉,遂多看了几眼。秦映桐早知秦睦一向不重男女情事,派琴到秦睦府上也多是揶揄调侃之意。

        琴女身姿羸若蒲柳,抱着古琴略有些吃力,叫人看着心疼,秦睦坐下:“孙凯,将姑娘的琴放下吧。”

        “多谢先生怜爱,琴奴抱得动。”

        “姑娘,昨夜《高山流水》之外,好似奏了一首别样的《祭旧山河》,是吗?”秦睦也不勉强。

        “是,先生好耳力。”

        《祭旧山河》,那是云渺灭国之后,寒氏公子离怀念旧国所谱,原本曲调悲而慨,琴女有意将兵戈冲撞之音、风雨飘零之声转为更为柔缓。秦知何曾命人教授子女学习此曲,以谨记国灭家毁之沉痛,警醒他们定要居安思危,故而秦睦尚且能够记得其中一些片段。

        此曲盛名传至今日不过因是公子离所创,原曲谱早就失佚。曲周高祖派人四处寻找,终在深山密林中寻得公子离的后人,如今曲谱正收藏在裕朝皇宫兰台之内,能阅者多数也与秦睦相识,再不济也是宫中旧人。

        既她流落至斯,于情于理,秦睦也该照顾一二:“都是曲中人,姑娘何不告知某芳名,也算全知己之谊。”

        “难道先生遇见一个原籍裕朝的便当做知己,还是先生早就参透能够左右逢源之道?”琴女此时才缓缓抬头,淡笑着与秦睦顿首:“臣,民女唐迟拜见先生。”

        秦睦从凳上弹起:“唐姐姐!”

        尹沉为官多年,门生众多,不少已经与他同朝为官,自尹氏一族为常培屠戮后,尹老先生的学生以及一些清流对常培一派不满,先后被常培清算、杀害、流放。唐迟父亲唐悯乃是尹沉得意门生之一,为官清廉正直,自然也未能幸免,唐迟也因此充为官妓。

        虽逃亡在外,秦睦毕竟还有些耳目在京中,得宁非与齐昀助力,也曾救下几位已故肱骨的后嗣,唐迟与尹舒扬是闺中密友,自是也与秦睦和善,秦睦得知唐家出事后,也曾派人寻过,却不想她在这儿。

        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乐事,秦睦喜不自胜,唐迟也是感慨万千。时过境迁,二人也分别多年,境遇不同,心情更为不一样,可叹唐迟仍旧这般好的性情。

        唐迟如今得见秦睦,心中宽慰:“原先,我并不晓得你在这儿,前些日子,你去三公子那儿,我才远远地看到了,还以为是我认错了。幸好,真的又见着了。”

        厅堂人多口杂,秦睦将唐迟带到书房内,二人方可安心说话。会心侍奉茶水,动静之间待唐迟一如座上宾。

        “父亲为常贼杀害之后,我一直流离颠沛不曾有过安身之所,三四月前才来到凛阳。幸逢郡主,民女余生可慰。”唐迟欲以大礼拜秦睦,好歹被扶起,唯有安坐,“郡主一路可安好?”

        秦睦不提旧事,莞尔笑曰:“不及姐姐艰险。姐姐如今也算苦尽甘来,等我与三公子商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