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铁面讲官(2/3)
计不能太差。

        “臣请陛下,从今日起,每日临帖十张,宫中有两王之帖,陛下当先临二王之帖,然后学本朝沈学士,沈学士的字,列代先皇都是很欣赏的。”

        朱祁镇说道“学生明白。”

        沈学士就是沈度,永乐年间入翰林,以书法为太宗皇帝欣赏,是当代一等一的书法大家。朱祁镇说道“沈学士尚在乎?”

        李时勉说道“沈学士去年已经去了。不过,太宗称沈学士,是我朝的王羲之,尤爱其书,宫中多有秘藏。陛下如有意,当查宫中文书,定有所获。”

        朱祁镇点点头。

        李时勉说道“不过,陛下书法不成,必当有所惩戒。”

        朱祁镇听了,猛地想起太皇太后赐给李时勉的戒尺,顿时有一些紧张。不过随即平静下来,暗道“不就是打手心吗?又算得了什么。”

        朱祁镇都做好挨打的准备了,只听李时勉的话音一转,说道“不过,陛下尚小,有此失乃师傅之错也。”

        李时勉目光一转,盯着王振,厉声说道“来人,此獠不能尽心教导陛下,杖十下。”

        王振被吓了一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朱祁镇说道“王大伴,当初也是用心了,只是朕用心不专。却不是王大伴的错。”

        “王振在陛下之侧,不能使陛下无失,本就是他的过错。又误陛下书法,须知臣乃六岁即学书,寒暑不断,而陛下笔力尤弱,根基有差,将来匡正却要大废功夫。王振为陛下启蒙,这事却推诿不得。”李时勉义正言辞,说道。

        朱祁镇一时间也被镇住了。

        这也是惯例了,一般人君总是没有错的,一旦有错,定然是身边人的错。

        商鞅变法,太子反对,处置就是将太子的师傅削鼻。

        而今也是如此。

        两个太监走了进来,按住王振,说道“王公公,得罪了,小的们也是身不由己。”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抽出一张长板凳,将王振按在上面,两个人按着,两个人抡起等人高的红木杖,一五一十的打在王振的身上。

        这些太监还是手下留情的。

        十杖下来。王振哀嚎之声不绝,但是声音一点气弱都没有。

        李时勉听了,让左右将王振拉到一边上药,这才正式为朱祁镇上课。

        李时勉说道“从今日起,臣为陛下讲解《论语》,陛下亲政之前,臣秉太皇太后之意,当为陛下,讲解《四书》《五经》,以及《性理大全》,使陛下明圣人之意,然后讲解本朝家法,太祖所著《皇明祖训》,太宗所著《圣学心法》,先帝所著之《五伦书》,继而再进《贞观政要》,《通鉴节要》《通鉴纲目》《大学衍义》。明古今明君之所为,天下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乱。以观圣学之用。”

        朱祁镇细细数来,四书五经,是九本书。剩下的《性理大全》《皇明祖训》《圣学心法》《五伦书》《贞观政要》《通鉴节要》《通鉴纲目》《大学衍义》,总共十八本书。

        可以分为了儒学与历史。

        儒学以正心,历史要明儒学之用。再加上书法。已经每天去听太皇太后讲解朝政。一时间朱祁镇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皇帝不好当啊。

        李时勉说道“《论语》,乃四书之中,最浅显一部,记录圣人之言。陛下当以此入圣学门庭。”

        随即李时勉从一边的书架上,取出一部论语来。

        在朱祁镇的面前铺开,用尺余长的戒尺,指着论语第一章学而,读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祁镇听李时勉读着,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带着一种诵的感觉。听着熟悉的文字,心中忽然有一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