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奇异人生之民国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零三章 心中的自由(2/3)
除包办,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并保护妇女儿童合法利益。

        6月底土改,3亿农民分得土地

        9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大陆的驻军权被彻底取消。

        10月,抗美援朝开始。

        而姜委员长那边,放弃了海南和舟山,力保台湾,并加紧军事训练和军工制造,努力实现“反攻大陆”。

        几家频频聚会,他们虽然身在大洋彼岸,但是内心还是关切着祖国的一切。

        随着大陆一项项法令的颁布,章家几兄弟的谈话中心已经完全转向了大陆,特别是土改,他们非常惊异于政府这样的举措,让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魄力啊。

        沈梦昔的平静生活有了改变,王守卿西点军校的校友联系上了他,再三邀请他去军校任教,沈梦昔持赞同意见,他不想王守卿遗憾,几年的田园生活,也获得了满足,于是将农庄全部托付给了章嘉森,带着田副官一家去了纽约。

        西点军校位于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80公里。

        他们住着一栋三层的别墅,离军校不远,房子周围有两亩地大小的空地,围上栅栏,开垦了屋后的土地,种上蔬菜果树,屋前种上鲜花。

        沈梦昔在一所大学教授德文,课程不多,每周有三天开车去上课,其余时间帮着韩珊妮带带孩子,或者侍弄一下菜园子。

        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沈梦昔二人一直没有入美国籍,安德鲁说可以帮忙,沈梦昔谢绝了。

        他们仍以中华民国公民的身份住在美国。

        1952年,韩珊妮生下了第三个女儿许嘉恬,得知还是女孩,几欲崩溃。

        沈梦昔将阿欢叫来,认真和他谈了几个小时,让他不要有压力,生男生女都是许家的孩子,没有必要执着于什么传宗接代。阿欢也意识到是自己的执念,给了妻子压力,回去后夫妻两人好好谈了一次,韩珊妮才算安心做了个月子。

        韩珊妮的身体一直不好,沈梦昔便将第三个孙女带在自己身边。

        韩珊妮舍不得,但自己又照顾不来,常常哭泣。

        六年后,韩珊妮终于生下一个男孩,喜极而泣。

        但身体更糟糕,依然不能照顾孩子,沈梦昔于是又将只有五斤的孙子许嘉承接了过来。58岁的时候,老两口重新开始照顾一个婴儿。

        对于这个没有什么心眼,喜怒完全形于色的儿媳,沈梦昔是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

        韩珊妮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专心照顾丈夫和孩子。如今生了儿子,她觉得自己完成了责任。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对于婆婆的教育方法也不认同,认为她过于严苛,对孩子的教育不科学,还常常和娘家母亲和外人抱怨婆婆的强势。

        对于婆婆,她既敬又怕,有意见不敢当面提,如今还多了一丝丝嫉恨,她常常和丈夫感慨,自己一个年轻人的身体都不如婆婆的好,恐怕是活不过婆婆的。阿欢有些着恼,也很无奈。母亲对于他们的付出,他记得清清楚楚,出力出钱,没有怨言。但妻子因为生育,身体确实糟糕了很多,情绪也忧郁起来。他只能默默地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做着调和。

        沈梦昔当然察觉到了这一切。

        1960年,沈梦昔60岁了,她决定退休。

        王守卿65岁,头发花白,但是重返军校的这些年,让他精神饱满,身体硬朗。

        沈梦昔把孙女孙子送回韩珊妮身边,最难带的两年熬过去了,孙子现在健康坚韧,活泼懂礼,两岁多的孩子,不哭不闹,会做简单的算术,会背诗词,后面再带就容易了。

        老两口登上了去欧洲的邮轮,两人第一站去了剑桥,那里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