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工艺作品有属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老子西出函谷关(1/2)
        “这,这怎么可能?在这木头上边竟然还有两幅画。”李雪梅在等待的途中,本想说卢毅你故弄玄虚些什么。

        倘若你这雕刻没别的门道,那么,这收藏协会你这点雕虫小技,还是不要进了。

        没成想,最后这木头上边竟然出现了两幅栩栩如生的画。

        并且,这画看得很眼熟啊。

        “这两幅画这么有气势,他是什么图呢?”协会里的小张在旁瞪大了眼睛,看到那气势磅礴的画面,他简直佩服死卢毅了。

        谁能想到,卢毅这么牛奔。

        就算是曹文山知道卢毅乃大师,可大师今天的手笔,还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一时间,大家纷纷开始好奇这画是什么。

        收藏协会鉴赏的老师傅潘达双目死死看着画面,一刻不敢松懈。

        看了许久,他终于说道“这是老子,这倒骑着青牛的老者应该是老子,而这雄伟城池的大门,应该就是函谷关,这领头迎接老者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就是关尹。”

        被潘达一点,曹文山定睛一看,笑了“对,这的确是函谷关,老子西出函谷关是倒骑着牛。而函谷关的守关官员的确就是关尹。”

        潘达这会把目光投向卢毅,这小子看来真有两下子,这个老子西出函谷关可是一件趣事了。

        “说来,这幅画还有一个故事。”

        “说关尹少时他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他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

        “他便自顾自说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关尹其实早就听说过老子的大名,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果然,没几天,关下稀落行人中就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这老者就是老子。”

        “关尹知道老子这是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老子留下他的智慧来,并且始终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尹就不放他过关,无奈只得答应条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就这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一写就是几天。”

        “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便诞生了!”

        “而关尹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遂决定这个边境官不做了,跟着老子便一起出关到了西域,而后还到了印度,帮助很多人悟道成佛。”

        潘达可是收藏协会这方面的定海神针,他徐徐说完,听完故事,很多人开始感叹。

        曹文山这会啧啧称奇“老子西出函谷关,这画没错了。”

        曹文山又惊又喜,好在大家最后看到了这宝珠的异相,如果刚才真的贸然做了判断,那真是对不起这件异宝。

        不过,看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的图,下边李雪梅却有一个疑问了。

        “这是老子西出函谷关的画面不错,可是我不解的在于,为什么这宝珠入水就能看到这画,还要在水中浸泡那么久。”

        李雪梅的疑惑也是收藏协会一些会员们的盲点。

        潘达不得不带着大家回到这宝珠为何出现异相的问题上。

        “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解释。”

        潘达轻轻伸手,把水中的珠子拿了出来。

        杯子出水的一刹,顿时,那些异相全消。

        空中的紫气,以及栩栩如生的图案,随着出水一瞬,完全不见了。

        再次握过宝珠,继续观赏了会,潘达神情微动,展颜笑道“这东西首先它是紫檀阴沉木……”

        “这个阴沉木,在科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