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楚氏赘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7 小昏侯的自荐书(1/3)
        深夜。

        一辆运柴牛车“嘎吱”撵着厚雪,从后门进了王侯巷的平王府,张老伯一勒缰绳,安静的在柴火房停下。

        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溜下牛车,捻手捻脚的进了虞园。

        虞园就是郡主李虞的住处,她身为平王之女,朝廷册封的郡主,在平王府内有一座独立的豪华庭院。

        虞园占地四五亩地,最内是一栋主屋,两侧是一排书房、厢房,庭院中央一座假山和池塘,水榭亭台,典型的江南王侯府邸。

        这次失败的翘家,是偷偷溜出去。

        回来当然也要悄无声息。

        不能大张旗鼓。

        楚天秀发现主屋的灯盏,在暗夜中一直亮着,心里有点虚。

        不确定李虞发现自己翘家出走没有?

        越是虚,他越是作死的来到主屋窗前,垫脚探头探脑张望,想看看李虞睡下了没有。

        李虞正在窗前的书桌看《六韬》,恰巧抬头望了一眼,她一双清澈灵动的凤眸,对上的楚天秀呆滞的双眼。

        她有些错愕,“夫君,你怎么呃,是从花园回来了?”

        “啊!夜色迷人,雪中踏梅,令人流连忘返。”

        楚天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背负双手,道“我突发奇想,有一份重要的东西要写,晚上便在书房睡了!”

        当然,就算不写东西,他也不可能睡主屋。

        他这赘婿,昨天晚上才被老昏侯一棒槌打晕了送上门,在平王府只待了一天,还尚未和李虞郡主“择吉日,行大礼”,自然是没办法逾越。

        至于祖儿,她是帮姑爷翘家出逃的从犯,更是紧张的在郡主跟前面都不敢露,一回来便心虚的直接奔书房去了。

        回到书房。

        祖儿已经升起炭炉取暖,房内很快暖了起来。

        楚天秀带着吩咐祖儿取来一卷竹简,研磨墨汁,准备连夜写自荐书。

        他已经放弃了进宫劝皇帝改赘婿圣旨的想法。

        鸿门客栈的儒生们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些儒林士子、平民百姓,都觉得他小昏侯太作死,活该被皇帝贬为赘婿。

        他一个人高声疾呼反对,皇帝也不听啊。

        与其白忙活,还不如另想其它出路。

        这个出路就是“岁举”——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廷策问考核,出仕为官。

        对于考核什么的,他也不怕。

        翻看大楚史书,会发现朝廷的岁举考核,出奇的务实。

        根本不用去背诵后世一大堆儒家四书五经,专研字里行间的每一处繁文缛节。

        只是“问答”。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老儿出一道题。

        比如“朕缺钱了,怎么弄点钱回来?”

        “南疆蛮子造反,川中出现流寇,怎么弄死他们?”

        “朕乃天子,天降陨火,这是老天在对朕发火吗?”

        具体考题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不会提前泄露。

        然后,有资格参加岁举的一堆考生们来回答皇帝的考题。

        皇帝看着满意了,“呀,你小子不错啊,脑子灵光!”

        一拍板就通过考核,赐给你个小县令当当。

        小官干得好,众官吹捧一番,就加官进爵。

        一路升为权倾朝野的三大公卿——负责政务的丞相、负责打仗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的御使大夫。

        大楚位列三公者,可封侯。

        封侯,这也是无数官员毕生难以实现的终极梦想。

        至于那些皇帝不满意的考生,则直接驳回,让他们打道回府。

        考核流程有些不太严谨和繁杂。

        但在唐宋科举制盛行之前,朝廷大体就是这样选官的。

        楚天秀可不觉得,这个时代有什么事可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