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澜山历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一章 生病(1/2)
        将还在昏迷中的玉衡送回了陶茗院,差人去请了刘大夫,又马不停蹄赶往玉兰苑禀明婆婆。

        对于大事情,老夫人最不讨厌别人故作好心的隐瞒,什么善意的谎言,最隔应人了。

        梁氏知道婆婆的性子,所以从来不自作主张隐瞒她任何事情。

        一行人回府,闹出这么大动静,老夫人那边早得知消息了。

        梁氏一进玉兰苑,老夫人就焦急迎了上来,“衡姐儿怎么样了?”

        “母亲,您别急,刘大夫还没到呢。”

        梁氏将事情简单的跟婆婆说清楚。

        用来驾马车的马儿一般都很温顺,林夫人的马莫名就发狂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衡姐儿去掺了一脚,不知那背后的人会不会记恨。

        寿安侯府与将军府本来就没什么交集,这下子可说不清楚了。

        老夫人知道梁氏担忧什么,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我还没死呢,怕什么!”

        “走,去看看衡姐儿。”

        老夫人对玉衡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这样侠义心肠,在别人危难时施以援手的孙女,她怎么忍心责备?

        静嬷嬷拿了披风来给老夫人披上,婆媳二人才出了院子,往陶茗院去。

        “你们几个守在这里做什么,帮不上忙还碍眼,赶紧的回自己院子。”

        老夫人见薛昀和薛铭,薛翎都等在外院,直接开口赶人。

        这么多人挤在小院子里,也不嫌堵得慌。

        “祖母,翎哥儿想在这里等姐姐醒来。”翎哥儿认真开口。

        血缘关系就是这么奇妙,姐弟二人分开的时候翎哥儿还小,根本没什么记忆,才不到半个月,两人就这样熟悉亲切了。

        老夫人耐心解释,“人多,会影响大夫判断,你先和哥哥们回院子等,衡姐儿醒了祖母派人去告诉你。”

        “好。”翎哥儿情绪低落,闷声回道。

        薛昀带着两个弟弟,行礼退去。

        年近花甲一头白发的刘大夫满头大汗的走进来,旁边的药童背着小箱子,气喘吁吁。

        “刘大夫,您可算来了。”

        可算是到了,那叫七筒的小丫头,见他走的慢,直接上手将他扛肩上,要不是他奋力挣扎,直言就算到了也不给医治,小丫头才将他放下来。

        不然一个老头子大刺刺的被一个小丫鬟扛肩上,在绕街市走一圈,他的老脸都得丢到爪哇国去了。

        刘大夫掏出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汗,几人在外厅炭火盆边上暖了暖身,才进内室。

        玉清拿了湿热的帕子给玉衡擦拭额上的冷汗。

        见人进来,示意后低眉退到了一旁等待。

        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是在内室,梁氏想用帘子隔开,让刘大夫悬丝诊脉,被老夫人一个眼刀子飞去,连忙闭了嘴。

        “都什么时候了还整那些虚假玩意儿!”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什么都看不到悬个头发丝儿细的线,能把出个什么名堂来?

        况且刘大夫一把年纪,都是做祖父的人了。

        这个二儿媳妇就是喜欢瞎讲究。

        刘大夫把了脉,用手翻开玉衡眼皮子,观察瞳孔。

        跟梁氏了解情况后,默了一会儿,手把住下巴处一络雪白的胡子,思虑半晌,才谨慎开口确定。

        “这是风邪入体引起的风寒,再加上受了些惊吓,才会昏迷不醒,待老夫开药方,去药房抓药,吃个三天看看。”

        风寒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普通人家一场风寒可能一条命就没了,家世富裕的好好调理,好的也快。

        刘大夫写好药方,又细细嘱咐注意事项,才颤颤巍巍带着小药童离开。

        药煎好了,放温热后直接给昏迷中的玉衡灌下去,才见她睡得安稳些。

        期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