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沈韵茶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章 柴米生活(2/3)
就只有二三十亩。你想想,我们这么多的茶叶,如果只靠家里两三个人,根本在清明雨水来临前采不下来。如果这样,我们茶叶的品质也好不了,不如我们先帮助乡亲们把茶叶制好,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全心全意帮我们采茶叶,这样不是反而把时间节约下来了吗?”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帮他们制茶,我们起码要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已经跟他们说好了,到时候找几个得力一点的人来帮帮忙,如果白天晚上的忙,最多不超过二个星期也就完成了。”

        沈老太太凝视她良久,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想帮助她们,但是,雨晴,我们家这几年也是开销大,进项少。今年茶叶的收成,也关乎到沈家一大家子的吃喝,你一定要拎得清才好。”

        雨晴郑重的点了点头,“娘,我知道。”

        听说采下的鲜叶有了地方烘制,茶园里突然就热闹起来。村民大都淳朴,加上在一个村子居住了几十年,不是亲戚也有了几分情分,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很快将鲜叶采了下来。

        雨晴白天就戴着草帽奔走在茶园里,认真的登记茶叶数量,再按先后秩序排好茶叶加工时间,晚上就忙着和大家一起加工茶叶。这样没日没夜三四天时间下来,周边多户茶农的茶叶也加工的差不多了。

        待到第五天早晨时,大家便集中起来一起采摘沈家茶园的茶叶。

        沈家茶园一直有固定的两三户人家帮助管理,加上十多户农家大大小小出动,每天摘下的鲜叶数量比往年任何时间都要多。雨晴已经连续十多天在茶园和烘房之间奔波,实在困得不行,便和衣打个囤。继续坚持了五六天后,雨晴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沈老太太嘴上不说,私底下却吩咐厨房单独做一点营养丰富的汤羹,给雨晴送去。

        清明前半个月,沈家茶园里的茶叶全部加工完毕,沈老太太和雨晴终于吁了一口气。

        这半个月里,秀奇也没有闲着,不是帮着运送鲜叶到烘房,就是在烘房里打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活计做完后,按照惯例,东家要请帮忙的相亲们吃一顿饭就。

        以往这时候,修杰俊杰都会回来。只是今年,宝轩染了风寒,小少爷又要读书,修杰实在是抽不出空回来。俊杰因为悦玲的事情,没有回来,沈老太太知道原因,也没有捎信给他。

        请客的时候,桌上必须要有一道荤菜——白肉,就是用花椒、草果、生姜等作料将五花肉煮熟了,切成巴掌大小的片状,用蘸水蘸着吃。

        以往都是修杰提前从集市上买了肉回来,今年,沈老太太一高兴,就让雨晴从周边农户家里买了一头活猪宰杀,相比以往,今年的丰收饭办的更丰富一些。

        等乡亲们都到齐之后,沈老太太站起来,语速沉稳,不疾不徐的说,“乡亲们,从我们老爷到这里种茶开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几十年来,大家一直都和睦相处,互相帮衬。现在局势不比以前,从今年的茶叶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上好的茶叶,却没有人来收,这样下去,我们用什么来换粮食?”

        下面开始窃窃私语,一小会功夫,大家的议论声越来越大,都在为明年的收成担忧。

        雨晴看着沈老太太,若有所思。桌上坐的有十多个壮劳力,如果他们都能去种粮食,那么,只要风调雨顺,应该一家的口粮是没有问题。

        沈老太太继续说,“我想,像我这样的担忧,大家不会没有。我们这里素来以出产好茶为主,但是,如果没有钱换粮食,茶叶虽好,也不能当饭吃。”

        桌上农人们微微点头,一些性情耿直的农人还随声附和沈老太太的言论,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前一阵子,我儿媳妇雨晴跟我说,让我们把撂荒的几十亩土地种成粮食,当时我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