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玄问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卷 青玄有道 20. 前路艰难(续)(1/2)
        下山的小路,是高将军之前开辟。

        是小路也不准确,仅仅是把丛生的荆棘斩断,稍作清理,勉强容一个人走过。

        被砍断的荆棘,断口大多已经干枯,少部分很新。  荆棘旁边多有林木,有的林木树皮不知是遭了何物啃噬,多处已不完整。

        下山路上,行了还没有半个时辰,走在前方的高将军突然倒地不起。

        司马问之起初有一些惊慌,他不知道高将军身上发生了什么,只能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此地已经远离山门,周围没有其他人,高将军只能由他来救。

        两部真经中对岐黄之术也有记载,司马问之平日没有研习,此时再看已来不及。当下,他只能狠掐高将军的人中,希望能有效用。

        还好,掐人中还有效用,不多时后他悠悠醒转。

        高将军醒后,神情有些萎靡,与门前叫骂的时候相比,相去甚远。司马问之不解,询问他是什么缘故。

        起初他并不想说,支支吾吾说出来的三言两语也不能让人信服。多次询问无果,无奈之下,司马问之以晋国太子的身份令他说出实情。

        建康出逃之前,司马问之就被定为继承晋国大位之人。一直以来,在高将军眼中,他与眼前这人的关系即是君王与臣子。君上臣下,君王之令臣子不得不从,高将军随后说出实情。

        虽然此前已经预料到他必定历经艰难,才能找到青玄山山门。但是此时由他自己讲出来,司马问之才知道自己还是有所低估。

        司马问之随玄云等人走后,玄风曾折返一次,将第二只妖物灭杀之后,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为高将军留下了寻找青玄山山门的指引。他看过后未做过多停留,确认伤势无碍后,即刻向山上走去。

        上山之路很是艰险,开始的时候还有空地与小路,愈往上走空地愈少,荆棘愈多。走了一日,前路已经遍布荆棘杂草。

        无奈之下,他只能抽出佩刀,砍伐荆棘开路前行。

        玄风虽留下指引,但指引中的标示之物在林中很难寻到。

        有的是因为季节变换,描述之物并不符合。有的是天长日久,标志之物多有变化。一路披荆斩棘前行,一路又要按图索骥,高将军向上走的艰难异常。甚至有多次走了冤枉路,白白浪费了时间。

        上山之前,高将军拿走了车上所有的干粮,当时只剩他一人,留在山中已无用处。

        山中行走很耗费力气,高将军又是开路前行,消耗更大。即便是刻意节省食物,行至十余日时,他还是断了口粮。再向上走,开路之时他开始挖掘可以食用的草根充饥。再往后,草根不足以充饥,就开始啃噬树皮。

        好在又走了几日,他找到了指引中标示的地方。几番确认无误后,他留在山门之前等待,期望有人出来时,能够打听司马问之的消息。

        等了许久没有人出来,高将军便出声哀求。哀求得不到回应,就变成了咒骂。

        此后的事情,无需再说,司马问之已经猜到了大概。青玄山弟子将高将军驱离至山下后,他并未放弃,寻到了开辟好的上山之路再走一次。

        益州冬季,草木不是枯死就是停止生长。既已有路,二次上山时高将军本无需再劈斩荆棘。司马问之看到荆棘上新的断口,多半是当时高将军饥饿至极,已经难以维持身形,踉跄前行时无意劈开。

        山前叫骂,是强弩之末。心愿达成,弩已落地,一口心气泄去,他再也无法支撑,才昏厥倒地。

        高将军是因饥饿导致昏厥,当务之急是补充力气。凌霜为他二人准备了干粮,就在他身上的包袱里。司马问之取下包袱,拿出干粮,想要喂给高将军吃。

        高将军虚弱,仍挣扎着不肯接受。司马问之无奈,又搬出太子身份强迫他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