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妆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10 伴伴(1/2)
        ……

        年终岁末,总有忙不完的事。仪风帝也不例外。他与礼部、尚膳监、光禄寺的几位臣子商议元日朝贺的事体,一直说到天蒙蒙黑才散。

        内侍冯嘉捧着刚沏好的热茶,笑呵呵的说“陛下,康王世子巴巴儿等了您一个多时辰。您要是乏了,奴婢这就让他回去。”

        仪风帝默了默,道“宣他进来吧。”

        冯嘉应是,退下去传话。

        等不多时,刘桐大步走了进来。

        正值芳华的少年郎,一举一动皆是景致。两道剑眉微微蹙着,狭长凤眸若星子璀璨。他不着绫罗与绸缎,一袭青碧色麻布大袖长袍随着稳健的步伐翻展飘荡,宛如朵朵浪花。

        行过礼,仪风帝赐了座。

        不等刘桐开口,仪风帝揉揉酸胀的太阳穴,苦口婆心的劝道“你先把亲事定下吧。有个人拘着,也能收收心。”

        刘桐神情凝重,摇了摇头,道“四皇叔,我想与您说说姑母的事。”

        “阿姐?”仪风帝欠身离座,满面急色,“阿姐出了何事?速速道来!”

        刘桐以四句谶语为起始,一直说到信中所言。

        “四皇叔,虽说这事听起来玄之又玄,但我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吾等忽视,坏了姑母性命。那岂不是追悔莫及?”

        说着,刘桐将信交给冯嘉,再由冯嘉呈给仪风帝。

        “是是。你说的很对。”仪风帝展开信笺,略略瞟了一眼,心底涌起浓浓的不安,“现在离开春也没多少日子了。”想了想,问冯嘉,“伴伴何在?”

        明匡净身入宫之后,在内书房读书。他一心要做宦臣,所学与其他内侍不同。当其时,仪风帝从内书房挑了个成绩优异的小内侍做伴读。最得仪风帝看重的只有明匡一个。又有自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是以仪风帝称呼他为伴伴。

        见此间事了,刘桐起身告退。

        仪风帝不允,留他一同用膳。两人像寻常人家的叔侄那样,对面而坐。饭菜并不奢靡,王瓜拌金虾,糟鲥鱼,烧鸭,烧骨,烧香菇,三鲜汤,羊肉水晶饺儿,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炙蛤蜊并两小碗香米饭。

        仪风帝心里存着事用的不多,用了几箸便捧着热茶有一搭没一搭的喝了起来。

        刘桐自小就喜欢宫里的羊肉水晶饺儿,一碟六个全都进了他的肚子。

        “阿姐尤爱炙蛤蜊……”仪风帝怅然道“这些年,她受苦了。”

        平邑长公主与仪风帝是丽嫔朱氏所出。朱氏貌美,极受先帝宠爱。可惜红颜薄命,三十出头便撒手人寰。彼时,平邑长公主年方十二,仪风帝刚满九岁。

        仪风帝口中的“这些年”也包括了姐弟俩于深宫之中相依为命的那几年。

        刘桐不好接话,夹了一块骨肉皆香的糟鲥鱼专心致志的吃了起来。

        饭毕,撤去残羹,小内侍来报,明匡求见。

        仪风帝急不可耐的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讲虚礼作甚。快传,快传。”

        明匡是仪风帝跟前的红人,但他从不恃宠而骄,该有的礼节半点不少。仪风帝常常慨叹“伴伴忠厚守礼”。

        “陛下!”明匡进到殿中,眼尾扫了扫刘桐,心尖儿打个突,面上却不显。

        饭菜的气味尚未散尽,与茶香搅合在一处,有点冲人。明匡皱了皱眉,暗自纳闷刘桐为何入宫。他是否已经把那四句谶语说给陛下知道了呢?兀自思量的当儿,仪风帝赐了座。

        明匡依言坐下,沉声道“陛下,外间正在风传四句谶语。为了查明此事,臣在宫外多多耽搁了些时候。还望陛下恕罪。”

        乍一听“谶语”二字,任谁都要追问一番。仪风帝面色如常,垂首啜了口茶。

        明匡的视线瞟到刘桐那里。

        “把信拿给伴伴。”仪风帝吩咐道。

        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