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养生小餐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百四十九章:救急不救穷(1/2)
        直播间里顿时刷了一片好,还有送礼物的。

        杜清和笑道“你们别给我戴高帽,不过礼物可以送。你们送的礼物啊,我都转入慈善基金会,换算成钱,写上你的网名。这样吧,一个月更新一次,我在我的慈善基金会的网站上公布出来。要是实在名单太多的话,我就不换算成钱了。”

        说话间,杜清和来到了慈善基金会的办事处。

        这个办事处已经改地方了,专门跟有关部门申请过,找了一个半盈利的隶属市政的老旧房子,挂了一块牌子,就当做是办公室了。好处呢,是少交了不少租金,能把省下来的钱再资助多两个学生。

        这地方唯一的不好,就是离市区有点远,离杜清和的家也远,所以杜清和足足花了半个小时,还是骑的共享单车过去的。

        直播间里有人说了“老杜不是没钱,为啥不买辆车呢?”

        杜清和忍不住再一次声明了“我再次声明啊,我家不是没车,我也没高尚到那种程度,说实话我家的车还真的有两辆,只不过呢,我的驾照还没考下来。也就这段时间轻松一点,不然的话,我都去学车了。那个驾校老板给我打了好多次电话,最后说要不我不学了,他给我退钱。行吧,今天搞完了之后,明天我就去驾校,给你们看一下,驾校教练的教学姿势。”

        进入了办公室,杜清和很欣喜地发现员工都在。

        事实上,装了打卡机的,员工很难摸鱼了。好在杜清和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没有安装摄像头。一些没有掌控力的老板,就喜欢在办公室装摄像头。因为他没有把握,依靠制度管理员工,只能依靠摄像头了。

        杜清和的慈善基金会招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热爱慈善事业。

        所以,慈善基金会里面的员工,很少有摸鱼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在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所以他们动力十足。再加上杜清和让李维制定的管理制度,这么一来,慈善基金会的事情,杜清和只需要看财务报表,和时不时突击检查一下就行了。

        “杜总。”

        办公室的员工看到杜清和来了,连忙打招呼。

        杜清和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然后顺手拿起挂在黑板上的财务报表。“最近在资助哪条村的学生?”

        “化(hua)州的一个村子,叫竹水村。”

        杜清和问道“这个村子,条件很不好吗?”

        “学校还好,就是学生的情况不太乐观。这个叫刘宇宁的男孩,他的母亲已经不知道去哪了,他的父亲又整天赌博,不务正业。刘宇宁现在是小学五年级,成绩很不错,回家后帮爷爷奶奶做农活,但是收入太低。”

        杜清和稍微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说道“这个学生你们是实地了解过了?”

        “还没,就是跟村委会了解了一下情况,找到了一些资料。”

        办公室的员工还是很强的“业务能力”的,他们能锲而不舍的,通过有关部门找到潘州地界的所有村子的电话,然后找到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当然了,为了避免村里存在裙带情况——你还别说,真的试过有。明明家里的情况还行,就是家里不愿意给女孩子多读书,所以才想通过慈善基金会来助学。

        可惜,杜清和亲自过去,“说服”了那家的主人。

        没办法,他们不服不行啊,杜清和太厉害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供那个女孩子上了高中。杜清和也跟那个女孩子聊过了,他们家不是拿不出钱来,只是舍不得。因为这个家里居然有四个小孩,三个都是男孩,就一个女孩子。

        杜清和跟那个女孩子说,你把高中上完,然后大学的时候申请助学贷款。要是家里不给伙食费,她可以随时来找到慈善基金会。

        其实杜清和觉得大学生勤工俭学并不好。学习的时间是宝贵的,大学的资源你要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