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入定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十九章 刺绣(1/2)
        刘氏倒也没注意两个人说什么,只看几日不见的刘兰芝似是有一丝不一样了。

        似是有一种铅华洗尽的感觉。

        看着兄妹两个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刘氏也是心里好笑,不知两人又在出什么坏主意。

        她瞧着院子里也就老太太和两个小孩,思及方氏和瑶儿应是出门,便跟着自己阿娘说起了自己另外一件事。

        她将自己带着的包裹打开,里面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竟都是绣制品。

        分成了两份,一份较多,打眼看去布也是较粗糙一些。

        另外包住的绣品布料就较为细腻,入手丝滑,刘氏拿出一块递给老太太,再拿出一块另外一边的也递了上去。

        老太太细眯眼,仔细的看到,对着较为细腻的布一眼就认出是大房二房收回来的绣平。

        可另外一块却是难以说出来。

        那除了布料较为粗糙,其余绣法,皆是一致的平绣,上面的一幅送子娘娘栩栩如生,眉眼尽是慈悲。

        老太太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迟疑着说道“这你学着绣的?”

        汉时期,大多绣法皆为锁绣,平绣为少数,一般用直线组成的绣法,多用于刺绣装饰欣赏品和比较高级的日用品。

        平绣线条的方位、针脚的起落、施线的粗细、角色的繁简,都因物象的不同而有所不用。

        老太太不是不相信自己女儿的手艺,但平绣是在平面底料上运用齐针、抡针、套针、擞和针和施针等针法进行的一种刺绣,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

        真的难以置信短短时间刘氏就能做到这种程度。

        刘氏将另外绣的也都拿出来,上面除了一些绣制佛制品,还要花草百物,文雅的旁边还有几句诗词。

        “这自然不是我能绣出的,上次回家是,纤云来寻我,便提到她拿绣制品卖,纤云的女红阿娘也是知道的,是以嫂嫂拿来的我都给了纤云,这便是她这几日拿来的。”

        李纤云陈老太太自然是知道的,未出嫁时女红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惜嫁了个渔夫倒是不曾这么像未出嫁时做了,天天跟着自己的夫君大余卖鱼。

        如今想必儿子也大了,是以开始忙活自己的喜好。

        老太太将所有的看了个遍,有些还是将就着在麻布上绣的,针法一点一点从生疏到熟练,似是将人生百态绣在其中。

        她满意的一直点头,这时也明白了刘氏的意思。

        “若是将这些拿去卖肯定行的来,镇上大多还是锁绣,这平绣还是少见,针法细致耗时耗费的,你那两个哥哥收来也大多不在这镇上卖,都是跑到别的地方大户人家卖。”

        老太太言下之意便是太贵了不好卖,平价一点贴补家用就行。

        刘氏自然晓得,李纤云找自己就已说过,这绣法不过多时便有着有人相继仿制,街上肯定不止她们两个。

        刘兰芝也在一旁拿起一块布,上面绣着寒冬腊梅,简简单单几枝上的梅花绣的竟有着寒冬之意,心里也不免得有些佩服。

        刘氏还将李纤云带来的布,给陈子平绣了一件成衣。

        一件雪白的直襟长袍,布料是精挑细选的丝绸雅致竹叶花纹,衣襟和袖口处用宝蓝色的丝线绣着腾云祥纹滚边。

        本是留给刘子苓的,但又觉得实属浪费,怎么看都不适合,干脆就制给了陈子平。

        刘兰芝看着这身衣服也觉得只有表哥那淡淡然的气质适合,自己兄长可撑不住这样的气质!

        老太太看那绣的绣品越看越喜欢,但知刘氏要这些还有用,说什么都不要。

        推来推去,刘氏也不在推脱,因着这些除了嫂嫂们的布,自己的布大多都是纤云和着自己找来的荨麻,还不如以后绣出好的再给也不迟。

        将桌上的收拾好,刘氏本想等嫂嫂回来,见到子瑶子平便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