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1979开始做文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0章 演出(二合一大章)(1/4)
        张伟对着其他几个连长说道“看这架势你们还是不服啊,梁连长在的时候也没看你们扎刺儿啊。”

        二连长早就因为一连当初抢了232高地的任务而有些着恼。虽然当初是因为他们自己迷路晚到了半个小时,事实上还得感谢一连的帮助,但是就因为这事他可没少挨营长的训,事后还写了一堆检查,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但是,现在看一连梁连长都牺牲了,这个张伟也是个敢滚地雷阵的汉子,他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想在拉歌这种事情上多少找回点面子。

        张伟却是心中嘀咕道“不服就干,幸亏老子早有准备。”

        于是他也鼓动一连的战士一起喊道“东风吹,战鼓擂,一连拉歌怕过谁!”

        张伟重新起了一个头“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于是一连的战士们又跟着唱了起来,不过这次不是野兽派的嘶吼了,而是低声的吟唱,饱含深情的娓娓道来。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

        也许我长眠将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做了山脉?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这首《血染的风采》其实并不太适合军营拉歌,更适合深情的独唱。但是这是一首真正的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歌,非常契合今天的场面。后世在87年春晚上面我军一级战斗英雄徐亮坐在轮椅上,深情的演唱这首《血染的风采》,打动了当时在场以及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

        战争期间,在关中音乐学院读书的徐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前线慰问活动,被前线战士们杀敌报国的气氛所感染,还有几个月就大学毕业的徐亮毅然参军了,成为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中最早参军的大学生。

        一次战斗中敌军偷袭我军哨所,徐亮在连续打倒三名敌人之后也被子弹击中腿部,是战友们轮番抬着才穿过封锁线回到后方医院。但是也因为耽误了时间,失血过多导致左下肢缺血坏死。在两个半月之内,他接受了9次手术,前后共用血26000毫升,血管里都是战友的血,而最终还是不得不截肢。

        歌曲听起来十分悲壮,刚刚结束战斗的一连战士们唱起来也感触良多。歌词看似是一对恋人的缠绵低语,实则透露出军人舍家为国的博大情怀。歌曲唱出了在一系列捍卫国家主权的战斗中的英勇无畏,就像歌词所述的那样:“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这就是在充满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年轻人的时代抉择,这些故事是不能忘怀的,他代表着新华国的强大与神圣的尊严!

        一曲唱罢,会场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然后渐渐的响起了低低的啜泣之声。刚刚经历过生死大战的军人们最能理解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残酷的战斗中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但是作为军人他们无怨无悔,用鲜血染红了共和国飘扬的旗帜。

        在一连的歌声中,整场慰问演出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高潮,以至于之后文工团员们的精彩演出都逊色了不少。

        其他连队彻底的服了,第一首《一二三四歌》大家只感觉朗朗上口,气势十足。这首《血染的风采》才真正的戳中了他们的泪点,道出了他们为国牺牲无怨无悔的心声,钢铁直男也难逃这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