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的锦鲤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84章 祖孙联手救人命(8000字)(1/7)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整个青山村都在忙着纳粮的事。

        纳粮的过程十分麻烦,在官府核算出每家每户应缴纳的税粮后,由村长率领村民将税粮运送到指定的粮库。要是粮食没有晒干或是石子杂物太多,粮库就会拒收,到时候就得大老远的运回来弄好了再送去。

        这样耽搁时间费力气不说,弄不好就错过了纳粮的期限,会被官府罚粮罚钱,因此极少有人这么干。

        地方上负责收粮的官员却会仗着手里的这点权力,故意卡着不放借机向农户们索要“辛苦费”。每次纳粮之前,农户们不得不事先准备好十几斤新粮或是几十文钱,只求税粮顺利入库。

        私下里,大家将这些额外付出的粮食和银钱称作“供品”。

        “供品”看起来不多,但是每家每户的“供品”积攒起来就是一笔庞大的数额。更何况这种事年年有,可以说这些官员家中的老鼠,都是被这么喂肥的。

        每次把粮食运到粮库,只有每个村的村长率人把“供品”上交,粮库才会派人过来检查收粮。不然就算把粮食堆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也不会看一眼。。

        这种几乎摆到明面上的贪腐行为,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了。不是没有人反抗甚至告到官府,结果却是反抗的人被打了一顿板子投进牢里,十几年过去了也不见人出来,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

        在清楚反抗的后果后,身处底层的农户宁可多费点粮食和银钱也不敢跟官家作对。

        中饱私囊的那帮人约莫知道对农户们欺压太过于自己没有好处,是以这些年来收受的“供奉”相差不大,按每户十斤新粮或是按照新粮的价格,收受三十到四十文钱不等。这些年下来,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每个村纳粮的时间,也要听从官府的安排,通常会在中秋节后第一天算起,在九月到来之前将境内所有的税粮收上来。八月初,青山村村长就收到了率村人于八月二十八日前往县城粮库纳粮的文书。

        眼看时间到了八月二十七,家家户户的“供品”和应缴纳的税粮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明天一大早在村长的带领下把它们运往县城粮库,赵绣绣突然找到秦老爷子,神色沉重的说道“舅爷爷,明日纳粮,会出大事!”

        秦老爷子神色一凛,没有追问是什么大事,带着她直奔村长家。

        没过多久,村长的大儿子就拿着一个破锣满村子的敲。正在家中吃早饭的村民们听见了,急急慌慌的放下碗筷,一抹嘴就往村长家里冲。

        不出一刻,各家的当家人就在村长家聚齐了。

        看到秦老爷子和赵绣绣,众人隐隐猜到有大事要发生。看他们和村长的脸色就知道不是啥好事,不由得悬起了心。

        村长起身往人群里看了一遍,确定该到场的人都到了,才开口说道“昨晚绣丫头做了个梦,我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就把你们叫过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说罢,冲赵绣绣点了点头,示意她把昨晚的梦境当众讲出来。

        这是赵绣绣的“预知能力”传开后,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紧张,但是更多的却是兴奋!

        她很清楚,只要这一次能够“预知”成功,她在村子里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村里人会把她当作恩人看待,其他村也会知道她的名字和事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重她,敬仰她。

        按捺住心底的激动,赵绣绣的脸上露出几丝担忧“昨晚我做的是一个预知梦,跟明天的纳粮有关……”

        随着赵绣绣的叙说,村民们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

        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赵绣绣心里十分满意。

        前世,掌管粮库的官员突然涨了“上供”的数额,有个村的村长与之理论反倒被打的起不来,这个村的几十个村民一时气不过,就跟官差们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