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湖侠义庙堂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七十八章 忠与名(1/2)
        辽西郡城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有老太师府坐落其中,地理位置极好,坐北朝南,大宅豪门,极其雅致。

        本朝太师,权柄深重,有总领三省六部之职,三省,是中枢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则是户,兵,吏,刑,工,礼。此三省六部的主官,便是王朝的最高领导层。

        而总领三省六部的太师一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太师之职,与太学宫中人数众多的太师之职,不可同日而语。

        前者,是掌控一国命脉,话语权极重的权臣,而后者,则是教书育人的太学宫先生。

        当今朝堂之上,后者多如牛毛,而前者,却是个空职。只有一个年老体衰的孙骁老太师,数年前辞官回乡,归隐田园,回了辽西养老。

        故而,辽西郡城有一个‘老’太师府。

        今日,老太师府孙家大宅,却有两位太师,在院中大树下以酒会友,谈笑风生。

        一位是孙家老家主,已经辞官归乡的老太师孙骁,另一位,则是从京城远道而来,专门前来孙家的太学宫先生,当今尚书令,宰相钟璞的恩师,太师封国林。

        “老孙,我此回出京前来辽西,来意,你应该能猜到七八分吧?”封国林与孙骁本是旧识,与孙老太师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故而言语之间,并不生疏。

        老太师孙骁闷了一口酒,颤抖的手强撑着缓缓放下青瓷酒杯,言语有些伤感“国林啊,我对不起先帝爷啊!”

        自顾自的倒上一杯酒,孙骁又是一口闷下,说道“新帝要掌权,无可厚非,我辞官回乡养老,各得清静,互不往来,倒也落得个善始善终,不算与宋家结了善缘却得恶果。

        我回辽西之后,无有半点过份之举,倒是新帝让我做的那些事,很对不起两家这一份善缘,这恶果,是他挑起来的,可不是老头子我不当人臣。”

        封国林也喝了一口酒,心有戚戚然,他艰难开口道“老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也只是………

        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老孙,莫要怪我。”

        “我不怪你。”孙骁那张老脸笑得很不自然,他有气无力的说道“我只是,只是在划清关系,算明白账目而已。”

        封国林心如死灰,低着头,不敢答话。

        又是一杯酒下肚,孙骁喃喃自语道“我是想尽忠的,先帝爷信得过我,所以我位极人臣,可当今天子信不过我,所以我早在他未登大宝之前,便回乡做个闲人,可是就算这样,他都得利用我最后一点价值,用来压制他的弟弟。

        如今,我所领衔的幽党,分崩离析,还有人反而去帮他的弟弟。眼看我压不住他那个弟弟了,就想要我死,派你来要我的命。

        唉,就算事情明明白白的讲出来了,我又能怎么样呢,我孙骁,这辈子,不就是以一个‘忠’字立足吗。

        国林,你说得对。”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死,便是不忠!

        封国林终于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来,向院外走去。

        由夏入秋,天气还是很炎热,离了大树遮蔽,阳光落在封国林的背影,却显得极为冷酷无情。

        御赐给老太师孙骁的一壶鸠酒,封国林没带进孙府,放在了府外马车之上,因为,事情要讲明白,说清楚了,此与他封国林无关,他只是个跑腿的。

        只有这样,他才敢去把鸠酒拿进来,当今天子不怕结恶果,可封国林怕,因为,太不占理了。

        读书人,认死理。

        可认死理,却更得认君王!

        封国林是个读书人,可他也只是个君王身侧摇尾乞怜的可怜人而已。

        本来以为,得一番开解,才能与孙骁讲通这歪理,可孙骁却心如明镜,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