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一章 南厅(2/4)
其解。

        “正言坐下来说话!”章得象笑呵呵的眯着眼睛,宛如一个弥勒佛。

        于是,便有人搬来一条椅子,然后将富弼请过去坐下来。

        这让富弼受宠若惊,甚至感觉到屁股下面红烧一般,他拘谨的小心翼翼的踮起屁股,根本不敢抬头,拱手对着在他上首的宰臣、执政官们问道“下官惶恐,不知列位明公究竟有何吩咐?”

        “正言勿急……”章得象笑呵呵的道“今日特地将正言请来,乃是有好事,欲与正言商量!”

        章得象轻轻端起面前放着的茶盏,抿了一口从老家带来的茶叶,然后闭上眼睛,悠悠的问道“春坊昨夜之事,正言可有耳闻?”

        富弼立刻像发条一样弹了起来,问道“本兵……坊间传说难道是真的?”

        昨夜,官家与宰辅执政们,联袂入禁中,探望寿国公而出。

        旋即,官家与宰臣宴于升平楼。

        据说,昨夜升平楼中罕见的出现歌舞丝竹管乐之声,官家甚至都喝醉了。

        然后,今天,整个汴京的官员中,就出现了种种故事与传说。

        有人说,寿国公得祖宗庇佑,宣祖皇帝亲自出手拯之。

        也有人说,寿国公醒来后就做了一首诗,尽显圣王胸襟与气魄,閤中内外宦官、宫人,尽俯首膜拜。

        更有许多方士、僧侣言之凿凿的说什么有人曾从河南府巩县入京,据其云,巩县的永安陵这一个多月来,芳草箐箐,松柏勃发,当地有善望气的人断定此祖宗有灵,庇佑宗社,国家必有福报!

        作为台谏官,富弼自然一早就关注到了这些动静。

        只是,自正月下旬,寿国公染疾以来,这汴京城里,瓦市勾栏之中,类似的传说与故事,早就已经被人正炒、反说了几百遍了。

        就在前两天,曹皇后去大相国寺进香,当天下午,就有‘寿国公薨了’‘官家涕泣不休’之类的谣言。

        所以,富弼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然而如今,两府的首脑与执政们,却特意将他召来,特地问此事。

        富弼当即就明白,坊间传言,大抵是八九不离十。

        那位寿国公,国家的未来,真的大好了?!

        富弼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有些欢欣鼓舞。

        “坊间传言,虽然素来荒诞……”章得象眯着眼睛,用略带福建方言的腔调说道“但有时候,却多少道出了事实……”

        “如正言所知,国公确实大好了!”

        “昨夜,吾与元台并诸执政与官家探视国公,见国公聪思敏捷,圣体安和……”

        说到这里,章得象便挥挥手,于是便有吏员将一张白纸,送到富弼面前。

        “此国公昨夜醒转后所吟之诗,正言看看吧!”章得象不疾不徐的说道。

        富弼于是低下头来,看向面前的纸张。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富弼轻声念着,内心波涛翻滚“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此诗……果真国公所作?”富弼惊骇莫名。

        自古诗以言志,歌以咏怀。

        富弼本身就是一个诗赋爱好者,自然能品的出这首七言绝句其中所蕴含的心胸气魄更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王者风范。

        但问题是……

        寿国公才两岁啊!

        古者甘罗八岁拜相,已经是奇迹,不可复制。

        “确实如此!”章得象点头答道。

        在其对面,吕夷简亦点头附和“此事,正言不必疑虑,此吾等所共见、确认,绝无半分虚假!”

        说到这里,吕夷简就翘起了嘴唇,略微得意“天降圣主,此吾大宋中兴之兆也……”

        其他执政们,也都是一副兴奋的神色。

        特别是正府的参知政事们,一个个都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