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钏逐波江水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一章触怒龙颜(1/2)
        上一次文宗所看奏折,并且为之动怒,正是宰相王涯上书参奏右神策军的。

        依据唐朝制度,京师各机构、各部门,每个季度派遣御史巡按监察。这原本是惯例,但由于禁军地位特殊,各位看官问了,怎么个特殊法?

        神策军将官升迁,都不用上奏,自己内部说了算。例行公事到中书省报备即可,他们定下来的事,中书令都无权插手。

        自代宗朝后,每位新皇登基,都要大肆赏赐神策军将士。

        神策军十万之众,装备是最精良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军队。兵源多来自工商富豪子弟。

        军纪败坏,没有什么战斗力,和兵精将广隔着十万八千里。

        新上任的监察御史崔远,对神策军的腐败深恶痛绝。御史皆不敢去巡查神策军,远远地绕着那地方走。除非嫌弃命长,想找不自在,自动往枪口上撞。

        别人不是都不敢去吗?我去,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崔远不信那个邪!他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气用事。他更不是不知底细,冒冒失失地一头撞上去,然后撞一脑袋包回来。实在是正义感爆棚。

        崔远带两个随从,打马出了九仙门,奔右神策军军营去了。来到驻地,守卫把他拦住,崔远下马,掏出令牌,原来是监察司的官员。从没有监察司的官员造访军营,至少他们守卫的时候没看到过。士兵把他们放进去。

        两个侍卫巴不得守卫士兵把他们拦下,他们真的是不想跟着。但长官有令不敢违拗,硬着头皮跟进去,腿有些发软。

        这边士兵通报,那边崔远三人进来了。王守澄端坐中军营帐,见到崔远三人,眼皮没抬,身子没动。

        就凭这点,对南衙朝臣不敬,就可参他一本。崔远按住不快,刚要公事公办,说明此次来意。王守澄出声,声音尖利,“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绑了,给我拿下。”

        崔远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大胆,朝廷命官在此,我看谁敢私设公堂?”真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眼里真没有王法。

        营帐两边执戟披甲士兵一拥而上。这里谁官大他们知道,王法不王法的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只是依令而行。

        秀才遇到兵,有礼讲不清。三个穿紫着绯的朝廷命官,被一帮武夫五花大绑起来。

        崔远拿出以头抢地,血溅三尺的架势,跳脚大骂,也顾不得辱没斯文。

        王守澄从案几上投掷下令牌,杖责四十。三人被架到外面,崔远仍在破口大骂。一个士兵扯块布条堵住崔远的嘴,竹板子啪啪地地打下去,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下手哪有轻重。

        崔远三人被抬下去时已是人事不知,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王守澄又追加一道指令,将三人流放外州。

        神策军所作所为,哪里是打崔远三人,赤裸裸地在打朝廷的脸。三个朝廷命官依照祖制惯例,开展工作,却落得如此悲催下场。

        神策军成了法外之地。置大唐律法与何地!置朝廷命官与何地!说严重些置当朝天子与何地!

        当时文宗看到这本奏折,恨不能当场去把王守澄抓来,给他来个万箭攒心。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十万神策军军权抓在宦官手里,而且他们经营这些年。

        奏折只能压下,多给崔远等三人家属发些抚恤。文宗仰天长叹,宦官不除,国无宁日。文宗咬牙切齿地想。

        “陛下,右神策军中尉王守澄求见。”内侍马元亮禀报。说曹操曹操到,琢磨王守澄呢,他就来了。文宗恭俭儒雅的性子都按捺不住,只想一剑捅他对穿。吸气吐气,吸气吐气,文宗调整情绪。

        马元亮在一旁,等到文宗摆手,他传唤道“枢密使兼任右神策中尉王守澄觐见”王守澄一进殿门扑通跪地下,“请大家为老奴做主。”文宗离开座位,亲自过来搀扶,“将军快快请起。”

        原来一早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