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义门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5章 削藩(1/4)
        接下来的日子,陈义枫仍然像往常一样读书练剑,和道衍、马三保等人聊天。马三保不但帮他买酒,还负责帮他收走酒坛。但马三保自己是不饮酒的,因为回人的教义不许饮酒。

        当道衍大师把那个消息告诉陈义枫的时候,陈义枫知道,机会来了。

        “削藩,终于动手了啊。”

        年仅二十一岁的建文帝初登皇位,屁股还没坐稳,便开始拿他的叔叔们开刀。

        因为他害怕这些叔叔们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第一个倒霉的,是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朱橚。朝廷遣大将李景隆突袭河南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当年的云南还是蛮荒之地,所以这完全可以说是一次谋杀性的放逐。

        这位倒霉的王爷,有没有异谋,直到今天也是一笔糊涂帐。只因他是燕王的同母弟,建文帝害怕他帮助燕王造反,故为了剪除燕王羽翼,第一个对他动手。

        凭心而论,这位王爷对国家,对老百姓还是有贡献的。

        古代农耕技术落后,稍有天灾,老百姓的那点收成交完地租,便没了口粮。有时连交租都不够,最后只得卖身为奴,甚至卖儿卖女还债,真是生不如死。

        周王体察民情,对老百姓的疾苦颇为关心。他看到这些农人一年到头受苦受累,到最后还要饱受天灾的侵袭,那一副副绝望的神情,那一声声痛不欲生的哀嚎,使他心痛如绞。

        他组织大量人力,耗费无数心血,几乎走遍了他的防区内每一个地方,漫山遍野的搜寻各类植物,精心研究尝试,最后总结出四百一十四种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野果,编辑成册,名曰《救荒本草》。

        无数灾民深受其益,因此书所涉知识保命者数不胜数,百姓皆呼其为贤王。

        就是这么一位贤王,没奈何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却无处申冤。

        他被收拾后,紧接着代王朱桂又遭殃了,有人告发他贪虐残暴,建文帝也不详加追查,直接抓人,发配到蜀地。

        这俩王爷一倒霉,其它王爷人人自危。

        朱元璋临死前,朱允炆曾问过他爷爷,您让叔叔们为我守护边境,但他们兵权太重,如果造反怎么办?

        朱元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的相当感人,先用德感动他们,后用礼约束他们,接下来才是解决他们的封地问题,最后刀兵相向。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很满意,便说,那就这样做吧。

        而今,朱允炆把答应他爷爷的事全忘了,德礼没有,大棒倒有的是。

        诸王皆生出一种兔死狐悲的感伤,他们都知道,过不了多久,大棒就要打到自己头上了。

        这些王爷之中,最惊慌、最愤怒、怨恨最深的,当属燕王。

        燕王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当时他老爹正与陈友谅开战,这个婴儿就在战火中出生了。他老爹忙着打仗,没空管他。

        他母亲碽妃1的生平,至今无人能说明白,有说是汉人的,也有说是蒙古人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她的身份极其低贱,至少在朱元璋那里,一文不值。估计也没有经过明媒正娶,而是直接抢来的。

        至于这个女人是怎么死的,更是说不明白,有说是被朱元璋杀死的,也有说是被他活活烫死的。

        俗话说,宁可没有当官的爹,也不能没有要饭的娘。

        而朱元璋就是这么霸道,偏偏就杀了她,原因如今已经没人能说清了。所以燕王和周王很小就没了娘亲,被送到马皇后那里抚养。

        这俩从小没娘,从来没体验过被亲娘怜爱的儿子,在老爹眼里的地位,自是不用多说,可能也就比一文不值略微好点。

        燕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其它得宠的皇子可以享尽天伦之乐,他却什么都没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