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燕起长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二章?宫人五戒(1/3)
        曲折的小径被两边常绿的翠竹遮掩着,偶有一两娇花躲藏其间悄悄露出几分颜色,犹如深闺之中的少女,满含羞涩地悄悄打量着来人。

        放眼于此,多是些翠竹掩映,假山半绕,其间流水潺潺,依附于脚下的小径,曲绕而前,也不知是哪些怀春的宫女,竟私下种了这些娇艳活泼的花儿,犹如点睛的一笔,画活了这幅静谧的景卷。

        领路的宫人回头瞧见身后兀自驻足打量的都御使大人,带着询问的眼神寻找着对方的目光,房子玄抱歉地对这宫人笑了笑,轻轻揖道

        “下官见此景色似有所感,是故驻足不前,还望公公见谅。”

        见房子玄对此礼遇自己,受宠若惊的刘间连忙还礼“都御使大人身居要职,所感所悟定是于家国有益的大事,奴才为陛下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岂会有半分埋怨,陛下与长公主他们就在前面,马上就到了。”

        “有劳公公领路。”

        刘间依然在前面领着路,但却觉着脚下的步子比之前轻快了不少,喜悦的情绪慢慢地滋生在了脸上,没有什么比得到一位位极人臣的大人物的礼遇更加让人兴奋的了,大燕自立国以来,宫廷内侍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而且帝国律法对内侍的管辖限制也是极其严格,因为远在大燕还是诸多诸侯国之一时,王宫对内侍的限制还远没有现在的大,然而导致的结果便是内侍勾结外戚,差一点让燕国的王座易了主,而其直接受害者便是大燕的建立者昭烈始皇帝。

        所以昭烈始皇帝称帝以后,在《传世国策》中就明确列出了对宫廷内侍管理的政策

        一, 凡宫人内侍不得顶撞朝廷官员,违者立斩。

        二, 凡宫人内侍在皇帝或朝臣议论政事之时,须立刻远避,且不可驻足偷听,违者立斩。

        三, 凡宫人内侍不可窥视任何朝臣奏折,违者立斩。

        四, 凡宫人内侍不可妄议朝政,违者立斩。

        五, 凡宫人内侍不可与当朝官员来往过密,违者立斩。

        以上五条便是明列于《传世国策》的宫人管理条例,俗称“宫人五戒”,因为昭烈帝当年深受宦官之害,所以在制定“宫人五戒”时难免过于偏颇,但这也是避免宦官之害的有效手段,毕竟内侍日夜陪伴于君王左右,随时都有机会接触到帝国权利的核心,若遇到昏庸之君,只需些许手段便能将皇帝哄得团团转,而自己却仗着君王的宠信掌控权利,更甚者勾结他人,谋害君王也是不无可能。

        大燕立国近百年来,也不是没有触犯这五戒的内侍,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便发生在徽帝在位期间,当时内侍大总管四德是伴随徽帝一起长大的发小,并且据说当初徽帝出巡遇刺,还因为为徽帝挡箭而差点送了命,所以徽帝对此人也是十分的宠信,这也让他逐渐恃宠骄纵起来,对待朝臣的态度也不再如其他内侍一般恭顺,而大臣们碍于徽帝的面子没有与其过多计较。但在一次宫宴上,徽帝与众臣酒过三巡,见场中舞女所跳之舞毫无新异,便有大臣提议选派十名内侍比武助兴,得到了其他大臣的纷纷附

        和,徽帝不想扫了大家的兴,便让身边的内侍大总管自己去挑了其他九名内侍上场五人一组互搏。

        在开始没多久,便有在旁观看的一位大臣借着酒劲大声喊道“内侍之武兮,飘忽凌乱,无根之舞兮,牝马哀鸣?”

        待此人说完,四周顿时响起一阵哄笑,而场中帽斜衣乱的十名内侍也随着哄笑停止了动作,只见他们歪斜的帽檐下,满脸的涨红已经蔓延到了脖颈,低垂着脑袋以掩盖自己此时因为愤怒和屈辱而充血的怒目,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些内侍就要在哄笑之中仓皇退下的时候,一声尖锐的怒骂让在座之人诧异无比

        “匹夫辱我,同死而已!”

        内侍总管快速冲至那位大臣跟前,抄起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