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国际倒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章:人造革(2/2)
通的手工作坊,要加工出一双皮鞋,那就很简单了,按照皮鞋的样式,只需要在皮革上画出鞋面,进行裁剪之后,里面有个木头模子,按照相关规格进行缝制,与鞋底进行粘贴就行。

        这样作的好处就是创业的门槛极其低廉。

        几个人,哪怕在农贸市场,都能买到橡胶鞋底,明码标价,款式齐全。

        再利用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就能制作出款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皮鞋。

        然后套别人的牌子也好,山寨别人的样品也好,为别人代工也好,有一定资金了,还可以自己注册商标。

        后世温州很多大的皮鞋厂,还有几个全国驰名商标,大多数都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和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是一样的。

        什么都有人做,就好比皮鞋,皮带,不光有作鞋底的,鞋面也有人专业加工出来,再到某一种款式的皮扣,铁扣,鞋带,都有相关的人进行制作,各种款式的皮带扣,也有不同的金属制品厂生产。

        而你需要创业,需要打造自己的产品,就两个人,会组装就可以了。

        上下游的配套,都很齐全。

        不像四川这边,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条,那么你开个皮鞋厂,什么都需要自己作。

        那投入就大了,好比生产个鞋底,不光要自己开模,未必你还引进一个橡胶压铸的生产线么?

        所以王叔他们制作皮鞋,还用的是很古老的办法,用5毫米的夹线橡胶,产量既低,还考技术,切得不好就歪歪扭扭的。

        但这些都可以放到以后慢慢解决,这个皮货作坊,好好经营一下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范阳都还记得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温州的低价皮鞋,可谓是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特别是二级县市,一间小铺子,里面往往就放着无数款式新颖的皮鞋,39,59,69一双。

        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年轻人才不会管你质量有多好呢。

        穿在脚上好看就完了。

        哪怕硌脚也得忍着。

        但这个必须得找对目标群体。

        想着范阳便问道“那这个皮鞋好卖不?”

        王大叔摇了摇头“不咋好卖,乡坝头嘛,黄胶鞋好卖。”

        刚聊两句,范伟补完两双鞋子,一边擦着手一边走进铺子。

        看见范阳在那里和王叔闲聊,眉头一皱“你又跑过来干什么?让你去弹棉花咋的又不去了?”

        “弹棉花?”

        范阳多少有点哭笑不得。

        92年的从业结构还很简单,铁饭碗捧不着,农村的孩子辍学,想要学个技术,无非也不过泥瓦匠,木匠,乡村小镇上的手工业也少得可怜。

        整个镇子,涉及生产的他们这个皮货店算一家,卖水面,挂面的算一家,还有两个裁缝算一家,一个打铁的算一家,磨面榨油都只算是来料加工,再有就是点豆花的能算一家,除此之外就只有弹棉花了。

        “不去。”

        范伟一听,直接就开骂了“不去?这不去,那也不去,你看看你自己又有什么出息,什么都学不会,还好意思跟我谈什么出息,有本事你挣两个钱给我看看啊?”

        “我要是挣到了,你怎么说?”

        “你要是挣到了,我管你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