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痴莲殊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痴愚之剑(1/2)
        与此同时,颜韶在雪卿身边,也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当然,他的世界与雪卿的世界不同。

        爬同一座山,有不同的路;走同一条路,有不同的收获。

        看同一本书,你收获的是畅快,他收获的是思考;吃同一锅饭菜,你追求果腹不饿,他追求精致生活。

        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人一起参悟石壁,因心中所求所想不同,得到的就不同。

        颜韶心眼所看到的文字是一部剑法,名为痴愚剑决。

        “痴愚剑决有三痴。痴而不傻,痴而不惘,痴而不愚。

        不傻,则懂变通,上善若水。

        不惘,则不怅惘,迷而忘形。

        不愚,则道自通,愚如大智。”

        这什么痴痴傻傻的,认其字型,而不知其义;识其字面,而不知其理。

        颜韶初读一遍,不懂;再读,还是不懂;读了数遍,依然不懂。倒显得自己真真就是一痴儿。

        就在他准备再仔细读一遍的时候,身影飘忽,境换景移,他来到一石林丛生之地。

        放眼望去,方圆数十里内,皆是石林。

        石林由石灰岩溶柱及各种不规则溶石组成,各种形状千姿百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功劳。

        石在树中立,树在石中生,曲树劲草缠石,石顾绿叶娇花。石树顾盼,石藤生花,紫为藤萝,红为凌霄,绿为豆藤,很是幽静美丽。

        穿过众石林间的小道,他来到最大的石林前,看着上面清晰刻写着

        “剑之根本,无外乎剑之二十法,痴愚剑决亦如此。

        撩、抹、云、扫,主为柔;

        劈、点、截、斩,主为刚;

        穿、刺、提、带,主为灵;

        架、压、格、挂,主为守;

        崩、挑为攻;腕花、绞剑为防。”

        读罢,他的身形像有什么牵引似的,往旁边的石林走去。那石林中有一人影执剑,正做着剑之第一法——撩。

        无意识的,他手握竹剑,也模仿着石中之人的身姿步法,来了一个剑之撩法。

        一遍,两遍,十遍,数十遍,直至熟练。

        又走向下一石林,学了剑之抹法。

        就这样,他在走过二十石林,把剑之二十法都熟练的掌握。

        这可与他往常学的剑之十六式不太一样,有那相似的动作,却又不尽相同,动作组合成剑法就更是千差万别了。

        一劈一抹,快慢相间,刚柔相济;一刺一挂,巧攻严守,行云流水;一挑一绞,攻防相随,出神入化。

        走过二十石林,继续往前,到一石林前,抬头一看,才知道又回到了那有文字的石林。

        原来,自己转了一个圈而不自知。一是这石林处处相像,不分东西;二是痴于剑法,无心顾及其他。

        仔细一看,原来的文字下又多了一些小字

        “痴愚剑第一层,以速为剑。

        一为慢剑,又名水痴剑。至慢至柔,柔弱如水,运柔为刚,刚柔并济,以求一招一式真义,以柔克敌;

        二为快剑,又名风痴剑。至快至刚,快如游龙,风驰电掣,瞬息万变,以求速度之极致,以快破敌。”

        看着文字,颜韶细细咀嚼着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猝不及防的,景随境转,来到一宽阔无垠的水潭边。

        这就是要修炼慢剑吗?看着水面无波的潭面,颜韶思索着。

        手执竹剑,一劈一压,溅起水花,潭水有痕;一扫一带,剑过风起,潭水留波;一挑一绞,破风声过,浪花击岸。

        这不是慢。何为慢?速趋于止,物趋于静,则为慢。

        颜韶站在潭中,感受着水给身体带来的感觉。

        潭水有力,水流有速,但趋于无,肉眼和肉身更是很难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