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江山如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百三十八章 共治(2/3)
多尔衮联合到了一起。

        双方合兵一处开始偷袭北华国的宁古塔,得手后开始逐步蚕食北华王国的北方。

        宁古塔一战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有着北华一式步枪的北华军势如破竹,根本没有人能扛得住如此密集的火力打击。

        气势汹汹来到东方的哥沙克骑兵遭到了迎头痛击,五千人的队伍有一多半被打死。

        只有不足百人逃走,剩余的全部成为了北华军的俘虏。

        多尔衮也好不到哪里去,孤身带着几十骑跟随哥沙克骑兵逃走,剩余的属下不是战死,就是成为北华军的俘虏。

        北华军夺回宁古塔并没有停歇,直接北上扫平了沙俄在东方的许多据点,并且将里面的沙俄人尽数俘虏。

        这场北方的清剿战斗,北华军抓到了数万人的俘虏。北华军可没有义务养着他们,直接下令让他们修建道路,加上对北方的控制。

        京师中的李达仁看完战报嘴角露出笑容,沙俄伸向东方的手臂被他斩断了,接下来就是对付盘踞在西北的大顺军了。

        北华军在京师休整了一个月开始西进,一路上势如破竹,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大顺国都城西安。

        李自成不敌仓皇逃窜,带着手一侧的精锐一路向南逃遁。

        北华军再次休整后沿路追杀,每占领一处都要休整一段时间,将被大顺军打碎的秩序整理,重新执行北华军的政策。

        这样一来大顺军就像原有秩序的破坏者,一路将旧的秩序砸的粉碎。再被北华军撵走,建立全新的秩序。

        可以说大顺军逃到哪里,新的秩序就执行到了哪里。原本还有人打算阻挡大顺军的进攻,但被北华军逼得走投无路的大军已经发疯了。

        无论大明残余势力组织起多少人马,都挡不住他们疯狂的攻击。

        就这样到了崇祯十八年初时,金陵这座南方大明首都也落入了北华军的手中。

        金陵的丢失让那些还对大明抱有幻想的旧臣彻底沉寂下去,毕竟他们要为自己考虑。

        崇祯十八年正月,辽王李达仁在京师黄袍加身,退却三次后正式登基称帝。

        改国华夏,定都京师,号共治!

        依旧执行北华王国时的两党制,依旧将治理国家的大权全部下放,依旧牢牢掌控中华帝队。

        共治二年,华夏一型蒸汽机研制成功,并且用在了华夏海军战舰之上。

        蒸汽机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越来越多的地方都用上了蒸汽机。

        在蒸汽战舰下水成功不久后,蒸汽火车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华夏帝国皇帝下令在全国大兴铁路,尤其北方蒙古草原和极北之地的冻土之上。

        共治五年,吐蕃国向华夏皇帝臣服,允许华夏驻军,这块最高处的土地正式并入华夏版图。

        共治八年,倭国天皇宣布退位,整个倭国并入华夏版图,成为华夏额的东瀛省。

        共治九年,华夏海军击败了大洋洲上的英格兰人,占领了这块不输于华夏的大陆,并且开始大规模的移民。

        共治十一年,华夏海军在天竺登陆,之后的五年中扫平了上面的一切反抗势力,将天竺纳入华夏版图。

        共治十三年,华夏陆军在铁路的补给下,在伏尔加河与沙俄展开决战。

        这一战双方动用的总兵力超过了五十万人,一战奠定了华夏不可战胜的地位。

        大败亏输的沙俄丢掉了东方的所有领土,只能龟缩回西方舔舐自己的伤口。

        共治二十年,华夏海军占据了红海尽头与地中海的交界处,并且开始挖掘运河。

        这一举动引得西方人集体恐慌,十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打算将华夏海军驱逐出这里。

        双方在这块狭窄的土地上大战了半年,华夏海军陆战队拿出了速射机关枪,仅仅战争